第9章 疯婆娘(3/4)
在车上等了几分钟,银行的人也出来了,两辆车子,一起去往万萍镇竹溪村。
此次尽调,并不是尽调我们鑫江中药材种植基地,而是尽调附近的村民。
他们也要加入进这个合作社,是携资入股,这资金从哪儿来?当然是从行口借,所以,行口的人就是尽调他们的资质。
当然,也是行口的一个正常流程而已,实际上,也是一个流程。
反正最终都会符合资质。
而且,他们是入股,可不是合作社找他们借钱,付他们利息,这叫非法集资。
以前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合作社,特别是一些贫困县,贫困村,因为有国家扶持,一些贫困户从行口借钱,三年内是不用付利息的。
所以,一些企业就把算盘打在了这些贫困户的身上,他们自己从行口借不到钱了,或者是借钱的利息很高,年利率可能在百分之八,甚至是百分之十以上。
但是,从这些贫困户身上借的话,他们只需要付出百分之四,或者更低的利息。
而这些贫困户以零利率从行口借到了钱,以百分之三或者百分之四的利率借给这些企业,赚取其中的利息差,看起来是稳赚不赔。
所以,双方经过一番算盘打下来,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然后各地就出现了一个个的合作社,种植药材、开养殖场等等。
现在直接从贫困户手里借钱,给他们利息的方式已经不行了,非法集资,举报一个死一个,所以只能拉着他们一起入伙。
但是,就算入资,风险也很大,至少有一半都是亏了老本。
因为这个企业根本不会好好发展这个项目,会把资金挪作他用,之后“美化”整个项目,并且把项目未来的收益权打包,卖给了别人。
在融到了大笔资金后,他们就可以申请破产了,这就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妙处”,他们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就是用那点可怜的注册资金来赔偿。
更何况,破产清偿的顺序还有先后级,谁先查封谁就优先有赔偿权,这肯定是银行先得到这公司申请破产的消息啊,他们率先动手。
这笔注册资金中,行口得先划走一大笔欠款,再轮到其他股东,就不剩多少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