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909章 反响之大,朝廷无策(3/4)

第909章 反响之大,朝廷无策(3/4)

为了让天下人依规矩、依律法行事。”



    “永昌侯此等行为,根本没有将大明律法放在眼里,根本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必须要及时遏制才行。”古板的礼部尚书傅淑训一脸正色道。



    “回禀皇上,微臣也赞同陈大人与傅大人所言。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其他人都效仿永昌侯所为,那这天下岂不是乱了套吗?”户部尚书李侍问也站出来表态。



    “确实如此!天下之人行事,当依照律法而来,怎么能让永昌侯这般肆意妄来呢?若是如此的话,岂不是都要乱了套!”礼部左侍郎魏藻德也站出来应和道。



    紧接着,又有刑部尚书刘泽深、工部尚书苑景文等都站出来表态,应和着陈新甲的意见。



    场中,只有兵部右侍郎张伯鲸与吏部尚书郑三俊没有言语。



    郑三俊是与周延儒一派,而张伯鲸则是与刘博源交好。



    但对于此事,永昌侯闹得实在太大了,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他们二人也不敢随意言语。



    毕竟,永昌侯这次捉拿的卖国奸商,牵涉到的利益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



    若是随意牵扯其中,怕是都难以脱身。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在细听完一众内阁大臣的意见后,也是陷入了头疼当中。



    若要说严肃处置刘博源,崇祯皇帝也是十分同意的。



    可是,崇祯皇帝又有担心的一点,那就是刘博源手中的兵马与民间的舆论。



    永昌侯有着天下第一强军的威武军,又是深得民间百姓的拥戴。



    如果一个处理不慎,那会不会闹出更大的事情来。



    比如说,永昌侯会不会起兵造反,叛出朝廷。



    又比如,朝廷会不会受到民间的谩骂,从而逐渐失去民心。



    这些种种后果,都是需要崇祯皇帝仔细的权衡利弊。



    而且还有一点说的没有错,永昌侯此举,确实是在为大明除害,为大明除去了这些卖国奸商。



    永昌侯的这种行为,确实是在为大明着想,根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