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319章 加征剿饷,撤换王家桢(2/3)

第319章 加征剿饷,撤换王家桢(2/3)

以加征剿饷啊!”

    “加征剿饷?”

    崇祯皇帝面露难色。

    自万历四十八年起,大明就加征有辽饷之事。

    大明境内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

    至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

    既然有辽饷的先例在,那也就可以向老百姓们加征剿饷。

    但是,目前的辽饷就已经把百姓们逼得走投无路,纷纷逃荒从贼。

    这要是再次加征剿饷,百姓们怕是再也承受不住。

    杨嗣昌看出了崇祯皇帝的难色。

    他建议道:“皇上,我等可以改变‘因粮输饷’的方式,直接按亩均输。”

    “如此,不管缴纳多少的税粮,都可按田亩一体加征。”

    “当然,为保证百姓们承受不住这样的加征,我们可以承诺只加征一年即可。”

    崇祯皇帝面露意动之色,显然心中也是赞同杨嗣昌的办法。

    “爱卿此法确实不错,可按每亩加征多少方为妥当,而且又不会使得朕的子民出现动乱呢?”崇祯皇帝问道。

    “回皇上,经过微臣的一番计算,每亩加派米六合,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两。”

    “如此,饷银之事便可得到解决。”杨嗣昌似乎心中有数。

    崇祯皇帝在听完杨嗣昌的建议后,脑海中在迅速的衡量利弊。

    随后,崇祯皇帝从龙椅上起身,来回的在御案前踱步。

    而杨嗣昌则在御阶下低首闭眉,心中也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提出的这个建议,也是包含着自己的私心在里面。

    杨嗣昌家中拥有良田千亩,之前的‘因粮输饷’之策,使得他家中每年要多上缴几百两的税银。

    ps:因粮输饷,规定凡缴纳地亩粮税在五两银子以上的,就要进行加征若干,田地越多,加征的粮税也就越重。

    而‘按亩均输’的话,就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巧妙的进行避税逃税。

    崇祯皇帝在御案前来回的走了几分钟后,心中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转头看向御阶下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