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陛下,臣真的没敢多拿一厘钱!(3/8)
镠困到打哈欠,又不敢打哈欠的地步,就是群臣们那异样的目光,朱翊镠都受不了。这些拿到文华殿廷议的奏疏,全都是各种利益冲突,要抽丝剥茧的理清楚他们的关系,已经是极难的事儿,还要从繁杂的现象里找到关键,并且拿出解决方案来,就更加困难了。朱翊镠对亲哥牲畜一样的生活,毫无兴趣,没错,在朱翊镠眼里,自己的皇兄,就是牲畜,大明的牲畜。朱翊钧不知道朱翊镠怎么想的,要是知道,早就把这个潞王摁在讲武堂狠狠地鞭策了。人各有志,追求不同而已。“俺答汗、土蛮汗在应昌签订的盟书,助军旅之费已经到了京师,牲畜、马匹等物,尽数交割。”大司徒王国光奏闻了一件事,当初在应昌,戚继光逼迫草原左右两翼的战争赔款到位了。战争赔款都是以接收为准,路上病了、死了,统统不算,路上损耗可以折银,先欠着,在羊毛兑付时扣除,这是大明的仁慈。泰西特使黎牙实对此的评价是:中国人总是有一种底线的善良,希望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的安静的生活,而中国总是被这种善良反噬,但似乎从没有吸取过善良的代价,并且始终保持着这种善良,因为这种善良带来更多的好处,这些好处比黄金还要珍贵。黎牙实将其称为高道德劣势,而这种劣势能够维持这么多年,大抵是道德的好处,更加弥足珍贵。王崇古笑容满面的说道:“三娘子上了奏报,希望明年仍能如期朝贡。”“暂且答应三娘子就是。”朱翊钧想了想做出了决策。三娘子入京,继续分化俺答汗,战争就是尽一切可能使对方屈服于己方的意志,分化显然是一个极好的手段,即便是穷兵黩武汉武帝,他的漠北决战,也不是奔着完全把匈奴杀绝种而去,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能成为汉武帝临终的托孤大臣,就是明证。而分化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奔着把对方杀绝种,那不是战争。“大司寇不得了啊,出手不凡,在集宁,居然有一个一千五百顷的草场,着实是让人意外。”海瑞看着王崇古不怀好意的说道。海瑞对王崇古发动了进攻,王崇古眉头一挑,准备接招。大明宣大督抚吴百朋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儿,王崇古不仅仅在山西有大量的产业,在塞外,也有大量的产业,这个十五万亩的草场,是吴百朋攻击王崇古的铁证。海瑞看着王崇古十分确信的说道:“大司寇想好了再说,草原那边俺答汗也确定了大司寇的产业。”“什么时候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