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章惇在暗中观察 【四更12000字求月票啊!】(2/4)
贯花花不为过吧?……不提向宗回、高公纪两人在汴京城里的作为。这个下午,赵煦午睡醒来后,照例在福宁殿的后院里散步,也顺便晒晒太阳,补充一下维生素什么的。冯景就悄悄来到他面前,低声说道:“大家,晏几道今日入京了!”“哦……”赵煦只是点头。那只是一步闲棋,本也是恶趣味居多。毕竟,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要靠时代的大势,也需要他本身个人的努力。晏几道在外面沉浮这么多年,饱尝人情冷暖,他若是能振作起来,靠着他的努力,走到赵煦面前。那么赵煦很乐意给他一个亲自复仇的机会。让他洛阳,去收拾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羞辱他的人。可他若回了汴京,依旧是那个浪荡子的样子,想做当代的柳三变,那也随他。毕竟,国家圣朝,也需要风流文人点缀。晏几道回京,哪怕是赵煦推恩,以追慕故宰相的名义,特旨拔擢,他也只能是个选人,无非是吏部给他授选人七阶的那一阶的区别而已。大宋冗官已经很多了,多一个晏几道不多,少一个晏几道也不少。冯景见赵煦没有反应,立刻转换话题:“大家,臣在御厨那边听人说,好像王诜死了……”“哦……”赵煦抬起头:“现在才死啊?”冯景马上就把脑袋低下去。大家什么意思?上次嫌王诜没死,这次又嫌死晚了?这王家人可真是倒霉!冯景只能继续转换话题:“另外,臣还听说了,似乎明日堤岸司的第一批堆垛场,就要在旧都市易务官署中进行扑买……”“现在太平坊的市易务官署外,据说已经排满了长队……好多汴京大户,都已经派了下人在那里守护开扑……”赵煦这才有了些兴致,问道:“都堂派谁去主持扑买?”“听说是驾部员外郎贾种民……”“哦!”赵煦点点头。这倒是个能吏!也是个能办事的。绍圣初年,提举重建的堤岸司和清汴司的人就是他了。在他主持下,堤岸司和清汴司迅速重建,很快就恢复了过去的样貌。九百年后,汴京城已经深埋地下。但贾种民监造的一个东西,却被后人从地下挖了出来。就是州桥东岸遗址的海马石壁!赵煦在现代还专门去看过出土的现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不过此人的背景颇为复杂。贾种民是仁庙时的宰相贾昌朝之后,真定贾氏家族的成员。这个贾家很有意思。一半投身旧党,成为旧党的过河卒,另外一半又投身新党,化身新党过河卒。最后的结果是,上面的大佬谈笑风生之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