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一十四章 恶龙(1/4)

第四百一十四章 恶龙(1/4)

    元祐元年三月庚午(十三)。诏以董毡子阿里骨,为武威郡王、西平军节度使、邈川大首领。枢密直学士、朝议大夫、知青州刘痒卒,诏赐刘恙神道碑,以龙图阁待制、朝议大夫、知永兴军邓绾知青州。龙图阁直学士、权发遣都大江淮发运使谢景温知永兴军。司农少卿廉正臣,权发遣都大江淮发运使。都水使者范子渊为司农少卿。中书舍人胡宗愈,为给事中,给事中范百禄为中书舍人。胡宗愈是常州人,和另外一个常州人蒋之奇一样,都是苏轼的好朋友,此人也和苏轼一样,属于那种大嘴巴,天天叭叭叭,不止喷新党,旧党也一起喷。对他这样的人,两宫表示很欣赏,就将他调去门下省,和都堂宰执打交道了。而范百禄上次表现自己的刚强,让两宫多少有些挂不住面子,就调任中书省去负责草诏了。同日下诏:都堂从今以后不得差除吏部已除授人。这是应刚刚病愈归来的司马光所请。司马光刚刚康复回都堂视政,就发现了都堂内外有大批的人在跑官。其中好多人,都已经在吏部那边注阙了差遣,却不满意,就跑来都堂走后门。这样的事情,在大宋其实稀松平常。毕竟,宰执们争夺的最大权力就是堂除资格。这个权力拿到手中,那当然得赶紧用起来,提拔自己人了。偏巧三月,还是除授官员的高峰期,这就让刚刚回来的司马光,碰了个正着。司马光对这样的情况,他无法忍受。便一纸上书,将这个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捅到了台面上。赵煦从集英殿的经筵课下来后,回到福宁殿里,就听石得一说起了这个事情。“大家听说,如今都堂上下,皆对司马公颇有微词,而朝野内外,也都议论纷纷!”赵煦听着,呵呵的笑起来。大宋是一个人情社会,讲的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在同时,大宋的论资排辈非常严重。官员升迁,严格遵循着资序,一级一级磨勘。自然,这两者经常发生冲突。但好在,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大宋自有国情。在王安石变法前,权贵的子弟亲族,遵守前一个规矩,而不用管后一个规矩。而没有靠山和背景的人,就只能乖乖的磨勘理资序,按部就班的升迁。王安石变法,才将这一潭死水的政坛搅动。一大批的年轻官员被破格提拔。这也是新党被无数人攻击的地方,也是旧党能成气候的原因。有无数传统官僚,受不了那些之前还在他们下面的人,仅仅因为能干,就被提拔。于是,熙宁变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