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蚕盐(1/6)
第二天,韩绛和吕公著在内东门下碰了面。韩绛很明显的发现了,吕公著盯着一个黑眼圈。显然,他昨夜睡眠不太好。“晦叔没有睡好?”韩绛故意问道。吕公著哼哼两声,没有回答,觉得这个老货在嘲讽他。韩绛呵呵的笑了笑,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内东门上的浮雕,道:“听说官家前两日下诏,特旨命子进贤侄回朝,真是天恩浩荡啊!”吕公著听着,嘴角抽搐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向碧蓝的苍穹:“是啊,真是天恩浩荡,老臣感激涕零呢!”实则,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因为,那位官家太狠了!招招都冲着他的软肋来!老吕家本就人丁单薄。父亲吕夷简,只生了四子——长兄公绰、从兄公弼、他排老三,下面还有个弟弟吕公孺。到他这代,生的儿子就更少。他一共就三个儿子——长子吕希哲,次子吕希绩,幼子吕希纯。吕希哲一直在他身边服侍他,也没有去考进士功名。但吕希绩、吕希纯却早早的考了功名,在地方州郡为官。吕希绩在今年闰二月,被天子圣旨从淮南路调到了福建路,出任泉州推官。四月份,又因蔡确所请,兼任同管勾泉州市舶司。成为了事实上的泉州市舶司筹建人。也让吕家和泉州市舶司捆绑在了一起。以后,泉州市舶司论功,就有吕希绩的一份。自然,出了问题,板子打下去,十之八九挨打的也是吕希绩——蔡确是前宰相,不可能被问责。吕希绩却还自我感觉很良好,写信回来跟他说什么:蔡相公甚重儿……市舶司诸事,皆与儿商议,然后定夺……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吕公著能怎么办?只能在都堂,竭尽全力的帮着儿子,协调政策,调配资源。如今,又是一道旨意,把仅剩的幼子吕希纯也给召回来了,送进了太常寺。以吕公著的猜度,吕希纯在太常寺可能也就是走個过场,要不了几天就可能被调去其他部门,然后成为那位官家的近臣什么的,被派去做一些事情。再算上早就是王安石形状的吕希哲。他吕公著辛辛苦苦养大的三个儿子,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被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他辛辛苦苦给儿子们做好的规划,现在全完了。什么申生在内,重耳在外?想都别想!韩绛看着吕公著的模样,笑了起来,道:“右揆是有福气的人。”“三子皆受国家重用,吕氏门第当可兴盛百年。”“不像老夫……膝下诸子、孙,皆不堪重用!”说到这里,韩绛明显用上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