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吕公著:圣人作五兵,所以镇暴诛邪!(2/5)
有贵客来的时候,才会展示给客人看。自汉唐以降,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原王朝在军器武备方面,被夷狄完爆!当时,连舶来的日本刀,也在大宋被视作宝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训。熙宁变法,王安石才要建立军器监,调集天下州郡的能工巧匠,集中到汴京,进行生产制造。同时,也集中天下的各种技术,用于军器生产,以确保武器的质量!自熙宁之后,大宋军器质量开始提高。这才终于,在质量上可以与西贼的军器一较高下,并最终在元丰时代在弓弩剑戟等兵器方面超过了西贼的兵器质量!这就是熙、丰时代,宋军能够崛起,并能够逐渐的取得战场优势的物质基础。正是因此,眼前的景象,才叫吕公著震惊。他回过头,看向在自己身后,陪同他视察的沈括。“沈提举,这就是‘生产线’?”他问道。沈括点头,答道:“回禀左揆,正是生产线!”他略显骄傲的说道:“元丰八年,下官蒙官家恩典起复,奉圣旨为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上任不久,官家便命我,将军器监中诸般甲械所需的零件、器物,分门别类,再依据其特点、材质、工艺,拆分成不同工序。”“此地的匠人,所负责的就是克敌弓中的弓身的一部分材料……”“而克敌弓,一共被分作了十七个不同零部件……”“最终所有零部件,都将在总装工坊被组装,然后通过极限测试,才能给付枢密院入库……”“自用此法以来,军器监中的诸般甲器的生产量与质量皆大为提高!”“尤其是,元祐元年,有了新的高炉冶铁,冶炼出来精铁与百炼钢后……大宋甲胄之利,已是天下第一!”说到这里,沈括就自豪的抬起头来:“去年一年,军器监产甲达到三千四百余副,是过去的五倍以上!”“明年或者后年,有可能达到年产数万副铁甲的规模!”“数万副铁甲?”吕公著深吸一口气:“这怎么可能?!”“就算是工匠们做得了,我朝又哪来这许多的好铁?”吕公著很清楚。不要看大宋天下州郡的铁产量很大。可实际上,大部分铁监生产的铁,质量都很堪忧!元丰八年,吴居厚在京东路的衙门,差点被徐州利国监的工匠们攻陷。堂堂转运使,只能仓皇间,爬墙逃跑。而原因之一,就是吴居厚曾让利国监的铁匠铸造铁钱,然后运去陕西、熙河等地,作为军费使用。但是,徐州铁脆,铸造的铁钱,运到陕西、熙河。居然没有人肯要!最后只能折价大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