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八百三十二章 是的,你们都是朕的翅膀(2/4)

第八百三十二章 是的,你们都是朕的翅膀(2/4)

个派系的成员。可正因为如此,才会成为冤家!一个派系内的斗争,可比派系外的斗争,要频繁的多。因为派系内的斗争,本质是在争夺本派系的资源。这就是内卷了。内卷虽然一般烈度较低,但非常频繁。两个竞争者,会在所有方面,都展开明里暗里的较量。更何况,张方平和冯京,还有着一桩公案——这就是发生在嘉佑四年的刘氏老妪诉其侄刘保衡贱卖祖产案。案子很简单。就是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了汴京人刘保衡的宅邸。然后,刘保衡的姑姑刘氏老妪不服,认为刘保衡有贱卖祖产的嫌疑,一纸诉状告到了开封府。经审理查明,确认张方平在这次交易中有着利用权势,逼迫刘保衡贱卖祖产的嫌疑——刘保衡是酒商,而当时的三司,是都商税院和都曲院的上级主管部门。恰好,刘保衡经商失败,欠了都曲院和都商税院一千多贯。而张方平购买刘保衡的宅邸的价钱,刚好是一千多贯。于是,时任御史中丞包拯立刻对张方平以‘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的罪名发起弹劾。张方平旋即被罢,出知陈州。本来,这事情和冯京八竿子打不着,他乐得吃瓜看戏。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吃瓜也能吃到自己身上!第二年,包拯再次弹劾冯京,在京期间,曾与刘保衡有经济上的往来。不仅仅将官府的钱借给刘保衡去做买卖,他还曾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刘保衡处拿了许多银器,放到市场上变卖获利。于是,冯京人在扬州,就莫名其妙的被贬。对冯京而言,这个事情,责任完全在张方平身上。要不是你丫的,非要拿一千多贯去买人家几千贯市价的宅邸,被人抓住了鸡脚,我怎么会被牵扯出来?更不要说,围绕此案展开的富弼系与文彦博系的激烈斗争导致的种种后果了。从那以后,冯京就和张方平,面和心不和了。等到富弼去世,冯京干脆就和昔日的政敌文彦博走到了一起。而张方平对此怎么可能没有意见?也就是基于当时新党、旧党之间的政治斗争,才勉强捏着鼻子,为了大局而假装团结。可现在,这不是新旧两党的斗争已经告一段落了吗?于是,本来就是个大篷车的旧党内部,立刻开始分化。在司马光还活着的时候,旧党内部就已经四分五裂,开始了明争暗斗。至于现在?只能说,到处都是表面君子和塑料朋友。类似李庄白肉的桥段,随处可见。典型的就是年初的叶康直一案,文彦博系就没少出力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