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萧不哒野攻取石见(1/8)
听着赵煦的话,宋用臣没有犹豫就点头道:“诺!”赵煦嗯了一声,道:“都知安心修养……”“等养好了身体,我还有大事要嘱托都知去办!”说着,赵煦就摩挲了一下双手。宋用臣在徐州这两年,可谓是成绩斐然。他不仅仅帮赵煦解决了无数高炉炼钢的难题。还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熟练产业工人、管理者。当然了,代价很沉重。短短两年,工伤残疾、死亡的工人,数以千计。不在统计内的,那就更多了。这是必要的代价。而且,这年头说实话,人命便宜的很。几贯铜钱,就能让西军的厮杀汉,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去争先登、战将夺旗之功。而赵煦让宋用臣给徐州的工匠和矿工,开出的赏格,除了丰厚的交子赏赐外。还有官身。虽然都是些低级的不入流品的小官小吏。大部分都还是伎术官。但依旧足够叫那些苦哈哈的矿工、铁匠们嗷嗷叫着不避生死的冲锋陷阵。“都知前些时日上报,言已经掌握了炼焦之法,可是事实?”赵煦问道。“回禀大家,确实如此!”宋用臣答道:“自元祐二年五月以来臣在徐州,召集定窑、汝窑、哥窑、龙泉窑等窑场窑工、官吏,先后建设炼焦炉数百座,今已‘格’得石炭炼焦之法!”说着,他就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赵煦:“此,臣与诸官,所定的炼焦之法,已录于图画,分列细节,接替臣之人,只需持此图册,督窑工而造便可!”赵煦接过那本小册子,打开一看,嘴角的笑容就溢出来了。煤炭炼焦,哪怕在现代,也是钢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在如今?只能说,焦煤冶铁就是神器!不亚于火药之于战争的神器!最初,赵煦在汴京城外冶铁,用的是土法炼焦技术。这玩意没什么难度——哪怕没有赵煦,土法炼焦也会在元末明初甚至更早就被工匠们发明出来。毕竟,炼焦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高温干馏嘛!而在中古的大宋,五大名窑的窑工们,已经能建成温度超过一千三百度的瓷窑。著名的建窑,更是能把极限温度怼到一千五百度!所以,最初赵煦冶铁,就是召集窑工们,在汴京城外,照着瓷窑的技术,靠着力大飞砖炼出来的焦煤。但,这样炼焦效率太低。而且,污染太大了!所以,赵煦才把冶铁基地,挪去徐州——他可不想在汴京城里天天吃煤灰。而宋用臣到了徐州以后,赵煦就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改进炼焦技术。宋用臣不愧是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