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2/5)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2/5)

”庾亮没有马,只能坐回车里,透过车窗与卢志说话。

    “听闻材官将军帐下有银枪、长剑二军,却不知如何。”正月的寒风还是凛冽,但卢志似无所觉般,兴致很高。

    “有几分门道。”庾亮敷衍回道。

    其实他也不知道“门道”在哪里,只是单纯觉得那帮军士学的东西很多,比较厉害。

    嗯,你只会耍长枪,但人家既会玩长枪,又会射箭,自然厉害了。

    这就是庾亮朴素的认知。

    “有众几何?”卢志追问道。

    “不知。”庾亮警惕了起来。

    这人问东问西,问的还都是核心,让庾亮有些警惕。

    当然,他也不太清楚银枪、长剑二军到底有多少人,只隐约知道今年又要扩军了。

    卢志不问了。

    现在研究邵勋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也留意了一番。

    他发现,邵勋不喜欢像一些人那样动不动席卷几万、十几万大军——成都、河间、东海三王就非常喜欢这么做。

    邵勋可能是钱粮不够,扩军非常理性,并且十分注重质量。

    走少量精兵路线,还是大量羸兵路线,很难说谁好谁坏。

    卢志这次就想亲眼看看,邵勋练的兵到底怎么样。

    洛水尚未解冻,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白雪皑皑,山风阵阵。

    卢志一路上就这么看着。

    当经过云中坞之时,他先是瞄了眼那座占地广阔,且型制还算不错的坞堡,随后便被残雪覆盖下的麦苗吸引住了。

    现在喜欢种越冬小麦的可不多,十亩里面能有一二亩就不错了。

    原因很多,但田地贫瘠是绕不过去的因素。

    都知道种越冬小麦后,第二年还有时间再种一季杂粮,能多收点粮食。但地力呢?

    种得越多,田地越容易贫瘠。

    卢志虽然不太懂其中的道理,但他总觉得,地里凭空多收了粮食,地一定也付出了“代价”——就是“贫瘠”了,肥田变瘦田。

    两年收三季粮食,大家都想啊,但地力撑得住吗?

    卢志一边走,一边思考着。

    庾亮的目光则被那些拉出来操练的农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