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单章水(2/3)

单章水(2/3)

因为南北朝烧毁史料书籍的关系,我研究了很久,从各种史料里的一鳞半爪,认真推敲、模拟此时官僚系统运作的机制,模拟其在书中梁国的运行反馈。

    最花费时间、精力的章节,被说水。

    意思是一点细节都不要了呗?

    怪不得起点很多历史小说完全写不出时代风貌呢。

    字面上是汉,看起来像隋唐,再看像宋金,似乎和明清也差不多……

    我又想起一件意难平的事情!

    战争时,我介绍山川地理状况,推算行军需要的时间和大致消耗,又被说水。

    我去,战争还能避得开地理?

    起点有几個作者有能力、有这个本事写出这些东西?大部分含糊带过,因为他不知道他书中部队所处战场的地理环境、驿道路线、运河走向乃至地名,他没有这个知识储备,他没有这个能力。

    我写上本书时,有些战场地名——非州县地名,而是县以下的战场的地名、地势——能花大半天时间去研究,反复对照、推敲,但在书中,可能就是短短几个字。

    为了查攻城战时某个城门的名字,阅读了很多资料,最后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

    为了这几个字,我花五六个小时研究,值得吗?我觉得值得。

    这些细节多了,才有时代风貌。

    还有,本书中前面提到的下邳城的型制、环境,我也花了很多时间,你们读的时候可能直接扫过了,甚至都没读,还觉得厌烦,心里想着介绍这座城池干嘛?

    打仗不需要了解城池型制吗?

    不了解的话,就会闹大笑话,我丢不起这脸,毕竟还有人在唐代守长安城不是?

    还有人说黏贴百度资料。

    哈哈,你太看得起百度了。

    我写前两本书时,修改了很多百度百科中错误的东西,还赚了分。

    而且,太多东西百度不到了。

    举个栗子,上本《晚唐浮生》里有个宦官叫西门重遂,史书上就一句话,但我手头有份黄不拉几的资料,手写油印版的,八九十年代武汉大学某教授的讲义。

    有这份讲义,我把西门氏以及其他几个宦官家族的来龙去脉勾勒出来了,现在如果谁写晚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