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宁朔宫(3/5)
变了。
从今往后,他就老老实实扎根平阳了。
家里的匈奴婆娘和便宜儿子如果敢说梁公的坏话,直接大耳刮子抽上去。
平阳的胡人如果有异动,直接抄家伙上,砍了他们。
或许,这也是梁公的本意吧。
如此甚好。
梁公睡皇后,大将睡嫔妃,他睡匈奴小校之妻。
梁公真是咱们武人的天,将来一定送他入洛阳再睡一次皇后。
当雪渐渐停了的时候,祁三挥了挥手,与李彘告别,入了大夏门,将一车冬菜交给了前来交割的太官属吏,领钱离去。
太官高善操着口音浓重的东海话,不断发号施令:“新来的冬菜运至东宫存放,遣专人看守,莫要轻忽。”
“是。”
“宁朔宫里有很多伪汉旧人,心思叵测,不要什么事都经于他们之手。梁公的安危要紧,出了事你担待得起么?”
“是。”
“笨手笨脚的,异日调往他处,冲撞了贵人就找死了。”
“是。”
众人一边点头应是,一边暗自腹诽。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个高善也就攀着梁公舅舅的关系飞黄腾达了,明明会说一些洛阳话,可就是不说,故意操着东海口音,对人指手画脚。
怎么?东海话是大晋雅言?
偏偏这宫中东海、兰陵籍的侍卫、宫人、杂役很多,已经是一股庞大的势力了,没招。
新收的冬菜很快被送进东宫一角临时存放,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些时候就会取用。
东宫就在云龙门内不远处,主殿是延明殿,占地顷余。曾为刘乂居所,刘粲没住过。
东宫四卫调走之后,刘乂的处境愈发艰难,并且出了很多“灵异传说”,比如东宫四门无故自坏、东宫降下血雨等等,挺扯淡的。
今已是神龟四年(320)正月,梁公长子、次子已分别十三岁、十一岁,当然不可能继续住在后宫之中。最后梁公拍板决定,让他俩暂住延明殿。
宫人们搬运冬菜的时候就见到了两位公子。
他们身边各簇拥了七八人,皆战死将官或有功之臣的子侄,陪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