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学生们(2/5)
众充任。
至于为何不多设,一是需要量力而行,安置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其次是没有充足的部曲了。
冀州北部这六个郡里面,常山、中山渺无人烟,博陵人口稍多,其余三郡也惨遭受水灾以及疫情蹂躏,没多少人了,比白地好不了多少,豪族都数不到几个,故增置龙骧府聊为实控。
至此,全国诸州之中,兖州府兵最多,分散在陈留、濮阳、东平、高平四郡,约2.28万人;
并州府兵次多,分散在太原、新兴、雁门三郡,计1.44万人;
司州第三,分散在平阳及洛南地区,约6600人;
青州第四,济北郡有两个龙骧府2400人;
豫州襄城、颍川共有一个龙骧府1200人;
冀州六郡设置府兵后,将超过司州,一跃而排第三,计7200人。
全国府兵总数五万余人,不过装备、战力参差不齐。
最强的洛南府兵向称精锐,比银枪军也丝毫不差,最烂的比农兵强得有限——但提升空间比农兵大多了。
府兵设置到现在,差不多也到一个阶段性节点了。
接下来只会小规模零散设一些,一口气设置五六个龙骧府的情况不会常见了,这是出于多方面考虑而做出的决定。
“汝父在高阳做得不错,招徕亡散,安置流民,远近称赞。”刘翰说道:“甚至有不少乌桓、丁零、鲜卑人举家投奔,汝父一一编户授田,此为夯实王之根基。做完今年,若不出岔子,明年定能入朝。”
“不一定。”毛修苦笑道:“家父说,他已在幽州、冀州当过太守,接下来可能要去并州再干几年。”
“并州有合适的地方吗?”刘翰凝眉思索。
像毛邦这种人,非士族豪强出身,不是什么地方的太守都能当的。
当年燕尚未除国,毛邦任内史,彼时是靠他出面打招呼,各项事务才能推行下去,但其实还是有点浮于表面。
他真正掌握一郡事务,还是去了一河之隔的高阳以后。
说句难听的,没有三年洪水外加一年疫情——遭灾重的地方,疫情特别严重,死人尤其多——他也未必能在高阳干得多好。
现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