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老人(3/4)
请客,说出去多有面子?于是乎,钟球立刻派人去传令,让坞堡丁壮下山,收拾场地,准备柴禾。邵勋转身离开后,看向跟在身后不远处的几个儿子,问道:「方才之事,可有所得?虎头,你先来。虎头?虎头呢?」虎头已经溜到了墙边,手里拎着一个大石锁,正在尝试翻墙,听得父亲呼唤,吓得将石锁一扔,小跑过来,道:「阿爷,儿方才认真听了。洛阳周围,就得多安排这样的人。将来若有贼人造反,也没人响应,反倒会奉朝廷之命,诛杀贼人。」说到最后,声音一低,嘀咕道:「便是出外打猎,被人关了城门,也可以跑宜阳来召集忠勇之士。」邵勋右手高高扬起,想要打,最后又放下了,笑骂道:「话糙理不糙。」「春郎,你说。」邵勋看向这个一直没太多存在感的儿子,问道。「可令阿爷声名远播。」春郎紧张地说道。「也不算错。」对这个儿子,他期待不高,因此较为宽容,话里话外都是鼓励,只听他又道:「你几位兄长都曾管过禁苑。过几日你就带着王府属吏去檀山坞吧,那里有两千户坞堡民,好好管起来。明年秋收后,我会遣人巡查。若管得好,这两千园户以后就是你的食邑了。」老五被封为韩王,食万户,封地在上洛郡卢氏县。三家分晋之后,卢氏、宜阳这一片便在韩国疆域之内。晋末以来,卢氏县因为地处山间,且有一片不算太小的河谷平原,聚集了很多流民,三千户左右,全给老五做食邑了。周边山林地带还划了一大片,其实没多少百姓,千余户的样子。檀山坞有两千户,未来一并划拨给他作为食邑,这样就有六千多户了一一其实最终数字也就只有这么多,户口再清查下去,也没什么潜力了,自然禀赋就这样。不过,因为在山里,财货运出来损耗较大,老五实际收到的钱粮会更少。比起其他几个兄弟,他是真的穷。「梁奴,该你说了。」邵勋又道。「阿爷,儿只看到‘信服’二字。」梁奴说道。「何解?」邵勋问道。「阿爷收拾旧山河,还让他们过上了太平日子,衣食无忧,故愿意为阿爷拼杀。」梁奴说道:「这样的人越多,大梁基业就越稳固。1「书读得不错。」邵勋点头道:「你今后治理一地时,要谨记今日之语。」随后又问了老七、老八,他们各自只有十二岁、十一岁,回答和老六梁奴差不多,都是读书时读到的道理,至于自己明白多少,那就不好说了。读书读来的,和做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