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口(3/5)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口(3/5)

斩首的就这么些人,十几个而已,看起来不多,但考虑到野战并不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邵勋照例问了问他们愿不愿意留下,无人拒绝,

    这是正常的。都有田亩赏赐了,谁舍得扔下?留下后,赏赐的几亩地是自己的,另还授田五十亩,足以成家立业了。

    第一阵结束后,便是第二阵。

    这一阵没有立下奇功的,共有十八人斩获过敌人首级,或者生擒过贼人,照例赐田。

    接着是第三阵、第四阵——

    说实话,这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但邵勋耐着性子,从清晨忙活到午后,

    下令全军大之后,才终于轻松了下来。

    总计二百余人,一一谈话、慰勉,都愿意扎根襄阳。

    至于剩下的六千多人愿不愿意留下来,邵勋还会派人摸底一下,

    不过,他会尽量使手段让他们留下来,授田编户,成为襄阳、山都、中庐等县的民户一一表面有选择,实际上不打算给他们选择。

    别的都县可以妥协,但襄阳这种地方他不打算让出去,一定会进行深入的改造,而移民落户是最好的手段。甚至于,南郡北部江夏的安陆、竟陵石城都会充实户口。

    就大梁朝的国情而言,府兵及部曲子弟是相当重要的人口来源。

    一方面可以缓解诸军府人口增长后的窘境,延长府兵制度的寿命,另一方面也可在新得之地上安插信得过的自己人,可谓两全其美。

    唯一的难处是如何说服这些人自愿南下,授由编户。

    襄阳离洛南不算太远,还能让府兵子弟勉强接受,将来再往更南边安置民户时,阻力就要变大了、愿意去的人会大幅度减少。可能需要朝廷提供一些赏赐激励,或者干脆上强制手段一一这个选项始终没有排除,但邵勋不会轻易动用,对府兵他还是愿意耐心一点的。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众人纷纷散去。

    以杨覃、前恒、习为首的襄阳本地士族看了,心事重重。

    前恒得到了襄阳太守之职,但看起来微微有些惆怅。

    他静静看了看郁郁葱葱的蔡洲,这里已经是「蔡洲苑」了,成了少府辖下的苑林,听闻将来会有大批园户过来屯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