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二十八章 新门路(3/5)

第二十八章 新门路(3/5)

人只会打打杀杀,手不巧,人也笨,或许只能卖卖羊毛了。」

    邵勋听完笑骂道:「没出息。」

    不过,能卖羊毛也是条门路。

    他知道,北方草原的羊就品种来说,几乎都是绵羊,山羊极少。

    顶级的羊绒出自山羊,但出毛主要还是靠绵羊。

    依照牧场质量,大牲畜和小牲畜的比值在一比五至一比十之间,这里的小牲畜其实就是羊,大牲畜则为马牛驼。

    草场质量越好,大牲畜越多,越接近一比五,反之越少,因为大牲畜吃得多,消耗大。

    拓跋鲜卑的牧场质量不错,虽然达不到一比五,但也离得不远。从今往后,他们可以把一部分养大牲畜的资源让出来养绵羊。

    绵羊不吃草根,比山羊好多了。

    当然,现在肯定用不着这么做,因为他们自己的羊毛都消耗不掉,大部分都浪费掉了,能把这部分浪费掉的羊毛卖出去,已经能够让这些部落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了,同时也让他们与中原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

    市场、客户都在中原,你造什么反?砸自己饭碗么?

    「今拓跋已定,有些事朕便要强力推行下去。」邵勋看向其他几位部落子弟,说道:「你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都得跟着朕的步伐走。谁家有羊毛乃至有盐池,将来都能大得其利。」

    羊毛脱脂需要碱或弱酸盐。

    中世纪欧洲人用草木灰乃至尿液给羊毛去脂,规模大起来以后,开始用纯碱一一匈牙利有一天然碱湖,几乎供应了大半个欧洲的纯碱。

    中国北方草原上其实也有大量纯碱(大部分以盐池的形式存在着),只不过没人开采罢了。

    要想把草原控制得更深入、更长久,经济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但草原往往处于贸易逆差地位,除了牲畜、毛皮、牛角、兽筋之类的大宗外,就只有零零散散的药材、蜂蜜、蜡、鸟羽之类的商品。

    羊毛制品绝对是平衡逆差的利器。

    只要培育出相关的消费习惯即可。有了需求,各个方面都会慢慢进步,比如更先进的纺织机器、更好的羊种(产毛多、长、细软)等等。

    培育消费习惯,那就是要带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