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命运(1/5)
九月中下旬开始,堂邑、广陵一带可谓舟帆云集。
屯于京口的北府军最终还是没能闹腾起来,主要原因是刘群扣押了司马,
举七千四百众而降,献上了毗陵郡。
他内心志志,不知道最终结局会怎样,但他真的不想死,为此哪怕被世人指指点点,被父兄在泉下骂个狗血淋头也认了。
最先登岸的是黄头军第五营先锋三千人。
他们第一时间将刘群抓了起来。北府兵有些骚动,不过很快平息了。
九月十九,张硕自西津渡登岸,稍等一日,待黑稍中营齐集后,便向西边的建邮挺进。
二十二日,他自东篱门入建邺,屯于台城东侧。
二十三日开始,各营分屯各处,开始清点物资,抓捕俘虏。
银枪中营屯于城南长干里一带,他们照常出操训练,一时间杀声震天,让人惊慌不已。
但他们不动手,不意味着白手套、黑手套不动手。
跟随他们而来的纪氏部曲大肆出动,冲进了外城、内城之间的商业区。
「膨!」两扇木门被砸开了。
领头的部曲官长看着架子上堆叠得满满当当的蕉葛升越,暗暗咽了口唾沫。
所谓「蕉葛升越」其实是两种布,即「蕉葛」和「升越」。
前者是一种非常细软的葛布,后者同样是极细葛布,因产于越地,故名「升越」。
江南葛藤细分种类不少,不少还是独有的,尤其是三吴地区,既有原材料优势,又比宣城等地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相对繁荣,因此即便是这些宣城兵也没见过这么好的葛布,挪不开自光是正常的。
就在他想摸两把的时候,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顿时神色一凛。
「别乱伸手,这些是要运回洛阳的。」一名纪家庄园管事轻声说道:「我等领一些粟稻回家就不错了,运气好了兴许有几尺麻布,别想太多,想多了伤神。」
部曲们齐齐叹了口气,无奈地开始搬运布匹。
搬完之后,还把门给锁上了。那名管事取来纸笔,往大门上贴了两张封条。
很简单,这是武陵王府的产业,不光货物要没收,就这片宅地也成了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