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正月调整(2/5)
队梳理清楚了,俨然西平郡最大的势力,且在与吐谷浑鲜卑的小规模边境战争中锻炼了部队,今非昔比。
辛晏是河州刺史,向镇罕,基本盘是罕营数千营兵,也是有相当战斗力的。
靳康则在陇西,手下有数千镇兵。
草壁镇将靳明亦有数千兵,只不过其位于雍州,没来罢了。
把这三大军头喊了过来,目的不言而喻。
果然,邵勋很快说话了:「陇右还得有知根知底的重臣镇守,泰真一一此言一出,温娇还没说话,辛晏、靳准却脸色一变。
温峤用眼角余光瞟了他俩一眼,作揖道:「陛下有令,臣万死不辞。」
「善。」邵勋笑道。
笑完,看向辛晏,道:「公明在河州刺史任上亦有数年了,可谓劳苦功高。
罕苦寒之地,实在委屈卿了。诸葛道明已然入京,卿可为荆州刺史。襄阳繁华之地,定能一慰卿族,如何?」
辛晏脸色数变。
他想过被夺权入京,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而今身在汴梁,反抗亦是无法,最终只能低头应道:「臣一一遵旨。」
「此事宜早不宜迟,可书信一番,将妻唤来汴梁,朕可赐宅一区,以慰辛卿之劳苦。」邵勋又道。
「是。」辛晏应道。说这话时,脸色已有所好转,但还是掺杂了许多情绪。
「靳卿。」邵勋又端着酒杯来到靳准面前,道:「昔日朕许你成边数年,便可入朝为官。国事繁杂,迁延过久,今可应诺矣。」
有了辛晏之事在前,靳准还有什么好说的?他是刘汉老臣、新朝降人,匈奴人看不起他,梁人也和他没什么交情,造反的话后继无援,必然失败,更别说还会坑了女儿。
于是很爽快地举杯回敬,道:「臣遵旨。」
邵勋对他的态度很满意,遂道:「部落可交给令郎,卿入京直任教练监便可。」
原教练监裴廓年前病逝了,追赠光禄大夫,许荫子弟一人为官,居丧结束后入职。
司徒裴在缠绵病榻许久后,比裴廓还早一个多月病逝。
他俩走后,裴家在上层的势力大为衰减,目前仅有御史大夫裴部、民部尚书裴湛、司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