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门路(2/5)
「君花费心血所得之物,怎好轻拿。」
「天子已赐绢百匹,说是买了我的专有之权,如何处置我管不着。」
此人行了一礼,径自入内了。
刘则直接进去了,有那工夫,不如出去悠游山水,或者与人下一盘棋。
两人走后,一时间无人说话了,孙熙有些无奈地坐在门口。
来往的每一个人都朝他看上那么一两眼,偶尔有人过来询问,听了后要么喷喷称奇,要么摇头失笑。
孙熙只觉面红耳赤,感觉所有人都在看耍猴一样看着他。
******
距万象院不远的龙鳞殿内,邵勋将太子、赵王、韩王、汉王及吴蜀巴荆四公都召集了过来。
「荆道极,此番《毛诗》又通,已然试通三经,壮哉。」邵勋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一人,笑道:「汝欲为何官?」
「臣只愿为大梁尽一份心力,不敢言官。」荆博说道。
邵勋呵呵一笑,道:「卿在中牟县博士任上一做就是两年,教授了不少孩童,于国有功。有功便该赏,如何不能说?」
说完,邵勋顿了一顿。
说实话,不太舍得把这帮人放到别的位置上,盖因如今全国县一级有经学博士的还不多,且大部分水平参差不齐。
人员主要来自读过书的豪族、商人家庭,以及太学、国子学、武学系统的学生,水平就那样,
不高,教的东西还有很多错误。
但就这样的人才,已然难得,
荆博是卫尉卿荆成之子,开平六年(332)三月试通《左传》、《礼记》,授从九品中牟县博士。
今年是贞明(334)元年,三月又加试《毛诗》,已然通三经,按制可补正、从七品官职,一般是太子舍人一一之所以「补」,就是要等缺,事实上太子舍人这种热门官职能得到缺可不容易。
邵勋看了眼邵瑾,道:「吾儿府中可有缺?」
邵瑾闻弦歌而知雅意,道:「阿爷,儿听闻汉末曹操曾置「世子(曹不)文学」,国朝尚无此职,或可设之。」
他这么说,其实就是因为东宫没有官缺了,而父亲又希望荆博进入东宫为官,所以灵机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