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眼中的江州(2/5)
,晚上抄,抄到深夜,日日如此,笔都写秃了一箩筐。心力交,几欲轻生。」石氏轻叹一声,道:「我想着本就已经失身,没脸没皮了,
于是劝天子赦免应公,侥幸得允,至江州为官。」
应氏闻言,感激地看了石贵嫔一眼。
她知道的比王简姬多,也知道石贵嫔不是表面那样,但在这件事上,她很承对方的情。
那时她听闻父亲天天抄录各种书籍、文档,往往至深夜丑时,数月下来,腰、颈都很不舒服,眼睛也不太好了,她又无能为力,只能偷偷哭泣。
石贵嫔当时已经怀孕,知道后便安慰她,然后趁着天子来看望她的时候,提出了赦免应玄的请求,天子看在石贵嫔肚里孩子的份上应允了。
不但授予了江州治中从事一职,还给了一块地,可传给子孙后代。
经历了这件事,她对石贵嫔已然死心塌地,对天子也有些感激之情。
石贵嫔私下里对她说要团结,因为她打听到天子后宫里多为年岁较大的妇人,她们这些亡国女子若能得到天子的宠爱,可救更多的人,不仅仅限于家人,还有亲族。
应氏隐隐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她一介妇人,处于如此境地,又能怎样?不骗一骗自己,那得多难受啊。
「啊?应公当治中从事了?」王简姬惊讶道。
说完,又有些难过,她家的几人还在当书吏,怕是和应公当初一样苦。
「嗯。」应氏应了一声,轻轻搅动着碗中的奶糜,仿佛更美味了。
家人的事情解决了,她心放下了一大半,现在只有她身处「苦海」。
不过那个男人多次盯着她看,目光中颇多惊艳,方才又因她而心软,让应氏有些若有若无的欣喜,不过这种心思她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心底,不让任何人发现。
「庐陵郡不是很偏远么?」王简姬问道:「那里能种地吗?」
石氏收起悲容,道:「庐陵好岁十个县、万余户,没那么差。况那个庄园已经划好地方了,多为山林、河湖,平地不多,所出粮食供自家食都紧巴巴的,怕是只能货殖为业。」
「嗯。」应氏轻轻附和了一声,道:「父亲临走前看了下我,说那是大晋朝的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