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使者与地缘(3/5)
不到火炕,可能是没有北边那么冷,也可能是东北的原始森林太多了,烧炭取暖也能过冬。
邵裕闻言点了点头,对未来在辽东的生活多了几分信心。
平心而论,父亲真的是把平州最好的一处地方给了他。
辽东郡固然在户口上比不了昌黎,但天气没那么寒冷,而且深入辽海,有好风时,乘船抵达青州只需一昼夜。
从陆路上看,若想回到中原要经昌黎,过辽泽,走卢龙山道,最后才能抵达幽州,遥远无比,险阻极多。
可若走海路,也就一天一夜的工夫,抵达的还是相对富庶的青州,不是穷困的幽州。
辽东郡的破局,只在一个「海」字,破除对大海的恐惧,提高渡海的安全性,则所有难题迎刃自解。
海船的运力,可不是陆路车马能比的,大了许多倍了。若将来辽东有什么稀罕物产,
直接海船运到青州、冀州贩卖,兴许能大获其利。
说难听点,朝廷经营辽东郡都比经营昌黎郡容易一点。大海固然危险,可辽泽就很容易通过吗?
「阿爷,我闻辽东多参天巨木,合造海船,将来能不能发一些工匠过来?」邵裕问道「可。」在这个时候,邵勋就怕虎头不提要求,他只要愿意提,做父亲的都愿意给。
「四兄,海船造好了,我去辽东找你玩。」邵渥说道。
「好,为兄安排高句丽美姬服侍你。」邵裕笑道。
邵渥小心翼翼地看了下父亲,然后眉开眼笑地点头应了。
「虎头,你要不要百姓?」正在批阅奏折的邵勋突然问道。
「要,如何不要?」邵裕说道。
邵勋点了点头,道:「江南有旱,河北有水。虽然都即行赈灾了,但还是有些人衣食无着,阿爷这便行文官府,将其聚拢至青州,暂先屯垦官地,待你能接收了,便渡海发送过去。」
「好。」邵裕立刻应下了。
「四兄,你的封国若在北边,阿爷便是想帮你都不行。」邵渥说道:「辽东离中原太近了,就隔着一道海。」
「干脆你来辽东和我作伴算了。」邵裕笑道:「乐浪、带方二郡虽为高句丽所据,然地方豪族多不服其管束,心向中朝者多矣,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