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七十四章 矛盾公开化(2/5)

第一百七十四章 矛盾公开化(2/5)

此番部落主力提前撤走,却不知有没有损失。

    这种人站出来说话,便是燕王也不得不重视。

    丘力居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好像完全想通了,抛开了所有顾忌,把以前不方便说的话尽数宣之于口:“你们高氏势穷来投,本来就该老实点。可你们是怎么做的?仗着高夫人受宠,四处圈占田地,光棘城左近就占了不下三百顷。奴仆还蛮横无比,自己种不了地,长满了草,还不许别家牧人去放牧。这昌黎到底是慕容家的还是高家的?”

    “我看你是舍不得这些资财落入梁人之手吧?也是,棘城一旦告破,我等自突围便是了,而你却跑不了,家产还要被梁人分走,所以你不愿走。不光自己不走,还不许别人走,以至于让大王陷入此等危难之中。高诩,你们高氏就是如此回报慕容氏的?”

    完了!慕容皝不傻,听到这话就知道完了!

    有些话,大家心里可能都想过,但藏在心里和说出口是两回事。

    丘力居这么一说,不可避免地把慕容燕国内部的耕作、放牧两派的矛盾摆上了台面。

    未必是按照胡汉分的,因为不少鲜卑人、乌桓人也种地,少许汉人也放牧,但种地的胡人很显然在向汉人靠拢,而放牧的汉人则在慢慢胡化。

    支持坚守棘城的不用多说,多为在昌黎有家有业,田宅无数之人,他们是真的不好走,一走两代人的积累就没了。

    但以放牧为主的部落民们却没那么多顾忌。慕容氏祖上是从更北方南下的,因随毌丘俭、司马懿征辽而立功,得居此地。既然能来,难道不能走吗?大不了再回北边去好了。

    这就是核心矛盾。

    慕容燕国是典型的农牧二元制国家,而今是种地派掌握大权,死死压制了游牧派,说实话和拓跋鲜卑当年的新党、旧党之争有点类似。

    新党以汉人、乌桓人及少数开明鲜卑人为主,农牧并举,种地的成分非常高,旧党就是纯游牧部落了,新旧之争的后果是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乃至内战,最后让邵勋摘了桃子,新党、旧党一并收拾了。

    新旧之争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最后往往是以新党胜出而告终。历史上拓跋什翼犍与慕容燕开战的理由之一便是慕容氏的骑兵践踏了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