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七章 占官(1/5)

第七章 占官(1/5)

    看完坊市后,整个四月邵勋都在宫中休养生息,每日除练武外,便偶尔处理几份政事堂送来的不决之务。

    政事堂新设,本身处在磨合之中。

    三位平章政事之中,刘闰中被戏称为「点头平章」,盖因讥刺其出身、能力、声望不足,时时附和汇祎、羊曼二人。

    汇祎在面对羊曼时,也有点弱势的味道,不过不像刘闰中那般没自信。

    总体而言,三人之中羊曼略占上风,但也受到汇祎的肘,很多事情得商量着来,不能再像王衍时代独断专行。

    邵勋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处于一种相对超然的仲裁者状态。

    四月底时,父亲越发糊涂了,竟连他都有点不认识了。

    鉴于这种情况,邵勋开始提前做一些准备。

    四月最后一天,他在丽春台召见了侍御史姬瑜、汴梁度支都尉司马温毅,

    「姬卿可还在读书?」邵勋问道。

    「闲时便读。」姬瑜答道。

    「当了侍御史后,没那么多空闲了吧?」

    「下直回家后,臣手不释卷。」

    邵勋有些佩服,又有点无语。

    曹魏时兴起的这项制度,你说是科举吧,它不是,因为它允许在职考试,而且起点比较低,一开始不需要你完整地掌握四书五经,通二经就可以当官,虽然是最低级的九品官。

    你说它不是科举吧,又有点像,因为太学、国子学学生每两年考一次试,通过后就有可能补官。

    其实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姬瑜太猛了啊!

    出身凉州,少时就有神童的名声,被张骏提前订为女婿。凉州归国后,姬瑜十一岁入太学,十三岁通一经为太学弟子一一他当时多半已不止通一经。

    十五岁通二经为高都县博土,十七岁通三经为左尚署丞,去年他十九岁,试通四经,

    彼时邵勋在东巡途中,亲笔勾选他为从六品侍御史。

    明年若试通五经,不得给个从五品职官?过了啊。

    这项制度设计之初,其实就没考虑过天才人物。别看那会已是魏文帝时期,国家算是安定了,但土人对经典的掌握不好与后面朝代比的。

    明清时寒窗苦读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