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十七章 互助(1/5)

第十七章 互助(1/5)

    第一件事是让蔡承打开「账户」,出三千匹绢,民部再出绢七千,合计一万匹,奖赏淮南屯田成绩最好的两千户人(一户二匹),剩下的六千匹至广陵采买一些农具,分发给刚刚结束上河的俘虏。

    对这些俘虏的胡人百姓,管治非常不精细,几乎是按军法来的。但怎么说呢,这种简单粗暴的制度是有效的,发挥了作用。

    对这些文化不同、风俗不同且具备一定野性的部落民,就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恩威并施,在驯服其野性、安定其心思、初步改变其生活方式后,再慢慢放宽管制,一点点移风易俗。

    他们现在就是屯田户的性质,五年内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十年后还要再看情况。

    第二件事是给诸葛恢加一百五十户食邑。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人的能力和品德并不能划等号。

    诸葛恢人品一般,大节有亏,但手底下真的有两把刷子,治军、抚民、征战能力都不是最顶尖的,但都还可以,且较为全面,是一个较为难得的多面手。

    接金正的班几年了,从一开始指挥长安世兵都不利索,到慢慢可以控制一部分,再到现在率领二万步骑北上河南地,打得有声有色,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赏赐完毕后,邵勋要求诸葛恢协助组建朔州世兵,员额初定为八千人,其中步军三千、骑军五千,以河西郡(今宁夏)的土地、草场作为组建经费,民部再调拨五万匹绢,

    长安武库发送器械。

    第三件事则是将作少监何充率员经陆路前往辽东,去规划中的王都实地踏勘,尽快敲定此事,入夏后要开始营建的。

    这三件事安排下去后,邵勋便让政事堂处理日常事务,他只把控大局。

    二月二春耕之后,他便开始把儿子们向外派了。

    第一个离开的是齐王邵璋,临行之前,他入宫觐见父母。

    久违的太极殿西堂内,邵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翻看着清河、泰山、琅琊等郡的度田进程一一目前由御史大夫山遐亲自督办。

    贵人乐氏见儿子来了,高兴地招了招手,为他倒了一杯茶水。

    邵璋连忙接过,坐在邵勋左侧下首。

    有母亲在,他安心多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