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汪古珊(2/2)
蛰居宣恩中间河,集三十年临诊之见,汇数十家医学之长,编辑成一部近50万字的不朽医著-《医学萃精》。此书由姚晓亭(清朝贡生)鉴定,王晓云(清朝贡生)校阅,施南知府翰林院编修施纪云、恩施县正堂黄世崇作序,广得155人之捐助,从四川请来雕匠8人,制版1383块,于1896年刊行于世。全书16卷,由12本装订,印制193套传世。
光绪三十年(1904)春,湖北护理施鹤兵奉令权守施南,阅读《医学萃精》,识汪古珊造诣极深,即在恩施设立“施南府医学研究所”,聘汪任主讲。汪虽年逾花甲,欣然应往。
汪古珊治学严谨,主张由浅及深,从源到流,返博为约,择善而从,处方用药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验之以临床,其弟子遍及鄂西毗邻各地。他在学术上的突出成果,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准,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宗旨,特别推崇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学说,辨证处方,以六经为纲,用药多偏于扶阳。他对阴阳学说有很深的探究,提出过很多独到见解,为清末恩施一带不可多得的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