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46章 陈连振 陈宗瑜(1/3)

第46章 陈连振 陈宗瑜(1/3)

    陈连振(1878一1931),又名海生;陈宗瑜(1901-1929),陈连振长子,湖北鹤峰人。父子皆初为邬阳关神兵首领,革命烈士。

    陈连振幼时家境贫寒,读书用功,原想通过仕途进取而有所作为,但是屡试不第,遂回家乡以教书为生。

    民国十三年(1924)秋,当地恶霸黄某催租逼债侮辱邻女,寡妇尤氏含愤自杀,其亲属敢怒而不敢言。陈连振仗义执言,为被害人写状伸冤,因证据确凿,群情激愤,县衙被迫处罚了黄某,乡邻为此拍手称快,而黄某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民国十四年,建始地方团防区队长、“海湖会”头目曾某霸占民女,被害人陈学孝向陈连振哭诉求救,他慨然相助,争取另一“海湖会”头目里应外合,杀死曾某,后被县衙扣押,逼他以1200元银元赎身,为此陈连振倾家荡产,一贫如洗。不久,土豪又唆使一伙军阀士兵,闯入陈连振家中抢掠财物,甚至强剥他身上的衣服。他忍无可忍,奋起反抗,闻讯赶回家中的陈宗瑜见状,怒不可遏,持梭镖刺死匪兵一名。陈连振再次被捕,被投入恩施监狱,不久越狱逃回邬阳关秘密组织“巴建鹤同心会”3,串联穷人,拿起武器同官府对抗。民国十五年十二月,他聚合200多穷苦青年农民组织起“神兵”,公开提出“抗捐抗税,抗夫抗兵”的口号,要求每一个加入的人发誓:“一不贪财,二不奸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此后多次同地方反动武装战斗而互有胜负。民国十五年为扩充力量,寻求出路,陈连振将自己的队伍编入当地地方武装王文轩的“农民自卫军”。不久,王文轩设圈套解除陈宗瑜等人的武装,陈宗瑜等苦战逃回邬阳关。合编之事不但没有扩充实力,反而丢掉了原有的枪支,陈连振怨愤交加,从此闭关自守,有事为兵,无事为民,同军阀、团防势不两立,频繁交战。

    民国十七年春,中共鹤峰党组织派人去做神兵的工作,接着又派吴琛、范松之加入神兵,从事争取工作,陈连振均予积极配合。十二月下旬,贺龙率工农革命军转战鄂西南,于民国十八年一月二日到达邬阳关斑竹园。贺龙当夜约陈连振在斑竹园会谈,陈欣然赴会。贺龙向陈连振父子介绍全国革命形势,宣传工农武装割据、实行土地革命的道理,明确表示:希望陈连振率部加入工农革命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