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陈连振 陈宗瑜(2/3)
。陈连振毅然同意,还风趣地说:“你叫贺龙,我叫海生,你就是龙,我就是海,龙入大海,定要搅得反动派安不住身。吃了秤砣铁了心,我的人都交给你了!”民国十八年一月,邬阳关农民自卫军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特科大队”,陈宗瑜任大队长。一月七日,贺龙亲自授旗,同时发布进攻鹤峰县城的命令。当夜,以特科大队为前锋,工农革命军于两河口巧摆“火龙阵”,智取险隘观音坡,直抵威风台下。县城守敌凭借又高又厚的城墙和堡垒负隅顽抗。陈宗瑜带领神兵,号角齐鸣,在工农革命军的掩护下,奋勇登城,迅速攻占县衙,解放鹤峰县城。其后,陈连振父子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巩固发展苏区的斗争。民国十八年二月,特科大队在鹤峰杜家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四团,陈宗瑜任团长,陈连振在邬阳关以“大道会”的名义继续活动,不断发动群众,扩大地方红军武装。同年,参加了以抗击湘鄂边九县团防武装近20000人联合“围剿”的战斗,战功卓著。民国十八年十月六日,红四军在桑植章耳坪与敌突然遭遇,被围在峡谷中。陈宗瑜为掩护军部突围,率红四团与红一团协同作战,抢占制高点时,壮烈牺牲。同月,贺龙在鹤峰县城亲自主持了陈宗瑜、贺桂如(红一团团长)二烈士的追悼大会,号召全军将士向烈士学习,英勇战斗。
当时,陈连振已年过半百,但他并未被丧子之痛压垮,当贺龙向他表示慰问时,他情绪激昂地说:“你放心,虽然两个儿子都死了,但是我能跑,也能打,还能跟团防拼!”同年十二月,他出任红四军第五路指挥,成为当时湘鄂边年龄最大的军事指挥员。他率领五路军长期活动于湘鄂边界,联合巴建鹤地区游击队同敌军作战。红四军东下洪湖后,他承担了湘鄂边苏区东北线的防务。陈连振老当益壮,日夜奔忙,五路军愈战愈勇,群众亲切地叫他“老指挥”。短短几个月时间,五路军扩大到4个团,2000多人,在反“围剿”斗争中连战皆捷,声威大震。
民国十九年四月,红四军东下时,决定消灭五峰、鹤峰边界上最大的“拦路虎”孙俊峰团防,陈连振奉命率五路军负责在东线阻击,防止孙部逃窜。四月二十五日凌晨,五路军在东线主动出击,配合主力总攻,经数小时激战,率先占领团防老巢麻坑。孙俊峰率残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