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71章 程甫臣 李济臣(1/3)

第71章 程甫臣 李济臣(1/3)

    程甫臣

    程甫臣(1889一?),湖北武汉人,民国晚期恩施大商号“程春记’老板。

    程甫臣青年时务农,学过理发,当过牛贩子。其母会织家机布(土布),父善作小生意。程甫臣受父亲影响,步入经商之道。

    程甫臣的发迹始于宣统二年(1910)。弟兄4人中,程甫臣和老大、老三从武汉捎带针织、小百货等商品到恩施,又将恩施值钱的土特山货销往武汉。如此年复一年的10年往返,到民国八年(1919)程家就积攒了5000余元资本,于是扩大业务,分头经营。老大和老三在建始开办商店,他则在恩施贩买贩卖。在当时商路不畅的情况下,他们凭流转经营,渐次闯出了发财之道。民国十三年,程氏三兄弟资金逐渐雄厚,老大和老三从建始迁往宜昌,挂牌“程万春”经商,他则在恩施大十街挂牌“程春记”经商。民国二十六年后,他又迁至汉阳街(现恩施市中山路)从事交易。兄弟三人电讯频繁联系,紧密配合,抓住商机大购大销,将恩施生漆、倍子、桐油等以骡驮或煤炭车运抵巴东,经水路销往重庆、武汉或上海,再从大都市将杭纺、毕几、绸缎、国华绨等各色疋头,以及床单、丝袜、力士鞋等百货销往恩施。

    抗日战争时期,程甫臣认为时局动乱,唯恩施较安全,遂定出经商策略:“少存钱多存物”,并于民国二十一年在恩施龙凤坝、芭蕉、屯堡等地置办田土150多石课。民国二十七年“程万春”商号随省政府西迁恩施,程甫臣即将“程万春”亦并入“程春记”。由此,“程春记”成为汉阳帮在恩施的最大商号,最兴隆时拥有资金10多万银元,其中绸布占七成,其他针织、百货、文化用品占三成。

    民国二十八年日机轰炸恩施,“程春记”商号被炸,财产货物被一火烧光,仅剩留在龙凤坝和屯堡的疋头,生意日渐萧条。程甫臣认为囤积居奇不行,便于民国二十九年改作黄金生意。民国三十一年,因“程春记”疋头价位高,违反省政府“平价供应”的规定(实则因程忽略在政府官员中“打点”),政府没收了其仅存的200多疋布,并将程家老大收监,直到鄂西大捷后,才放人回家和退还没收布疋。自此,程甫臣又认为“树大招风,财大易侵”,加上精神上的打击,遂改进为退,变卖了大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