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71章 程甫臣 李济臣(2/3)

第71章 程甫臣 李济臣(2/3)

田产,渐次在商道上销声匿迹。抗战胜利后,他们又在被日机炸毁的废墟上重建大楼,经营棉纱棉布,兼以坐收课租。在1952年“减租退押”中,程氏兄弟被划为工商业兼地主,兄弟由此分家自理。此后,程氏兄弟先后谢世。

    李济臣

    李济臣(1890一1912),湖北恩施人,辛亥革命志士。

    李济臣幼读私塾,学习勤奋,爱读《说唐》、《水浒》一类小说,因受侠义人物影响,喜舞棍弄拳,加之体格魁梧,性格刚烈,有大丈夫气概。他15岁时,因反抗知府恶少,只身逃往省城,后进武昌日新学堂、东路小学读书。时值武昌民主革命高潮,李济臣立志投身推翻满清的革命事业,小学未毕业就参加湖北新军,加入秘密团体“群治学社”,后转入湖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即赴江阴参加革命活动。

    宣统三年(1911)农历八月初三,湖北各革命团体代表齐聚武昌胭脂路策划起义,李济臣被公推为军政府参谋和军事筹备员。辛亥革命前夕,李济臣奉命运送武器给杨洪胜,返程途中遇清兵追击,便潜伏在墙角,眼看清军蜂拥而至,便机智地进入一家理发店假装理发,弄得满脸肥皂泡沫。清兵没有认出他来,他才得以脱险。

    武昌起义当晚,李济臣率部攻击总督署,遭到清军消防队反击。李济臣迅速联络炮队,两面夹击,并身先士卒率部发起冲锋,将消防队击溃,随即转攻总督衙门。天明攻克督署,总督瑞澄、统制张彪挖墙潜逃。随后,李济臣又率部随大军转战藩司衙门。

    宣统三年十月十一日,军政府成立,李济臣被推举为军政府督察处督察。当晚,他与蔡济民、张鹏程、高尚志等到武昌府监狱迎接胡瑛出狱。之后,军政府又任命李济臣为军政府参谋。十三日,刘英、刘铁、杨玉如等在京山永隆河起义,总部设在天门,从者达1万多人,军政府派李济臣及张鹏程、郑桂芳等30余人,带快枪300支、子弹 20万发前往天门支援。刘英委任李济臣为参谋长坐镇天门,并进行军事训练。

    当时,京山、钟祥、天门、沔阳一带局面十分混乱,匪首全明洪乘乱聚集散兵游勇,奸掳烧杀,危害地方。李济臣奉命前往剿灭,抓住匪首全明洪将其处决,地方得以安宁。

    全明洪胞弟全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