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朱光钦(1/2)
朱光钦(1903-1928),又名朱恒,号敬之,湖北恩施人,恩施中共地下党组织早期负责人之一。
朱光钦家庭富裕,父亲朱尚镜勤奋经营贸易,发行过商票,是恩施崔家坝镇数一数二的大户。朱光钦从小读私塾,好学上进,不受家中封建礼教的束缚,爱打抱不平。他投入革命后在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中,胆量大,敢斗争,主意多,有魄力。
1922年,朱光钦考入省立一师附小插班读书,毕业后又考入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在这期间,他和一些思想进步同学经常交往,参加了湖北省学联领导的“施鹤留省学会”,直接受到董必武思想的影响,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日渐进步。1924年国共合作以后,他加入国民党并担任区分部负责人。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朱光钦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发动群众,扩大影响。是年秋,朱回到恩施插班到省立十三中读书,开始在同学中秘密活动。11月,共产党员胡楚藩被省学联派回施鹤组织学运。胡借与十三中校长邱维新同乡关系,深人十三中开展活动,将带来的《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送给朱阅读,更使朱思想洞开。朱发动同学建立了“学生自治会”,大家推选其任常务干事。一些同学在他的带动下,根据省学联的布置,在校内办起了墙报,号召学生组织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提出要革新,要争取学生民主自由的权利。他还组织宣传队,高举“十三中宣传队”旗帜,在恩施城大十街、小十街宣传革命形势,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朱光钦还布置几个同学把省学联寄来的革命标语张贴到街上,还把“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标语贴到恩施驻军长官于学忠的大门上。他领导学生自治会的同学,抓住校长吸鸦片、进妓院、贪污克扣学校经费等违法行为,掀起了反对校长的学运高潮,把其赶下了台。后当局强令学校把几个带头“闹事”的同学开除,朱光钦等人被迫离开恩施。
1926年3月,朱光钦去武汉读书。是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朱光钦在校亦积极开展活动,声援北伐。11月,朱光钦考入由共产党创办的“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政治、军事,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