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131章 王隆钊(2/2)

第131章 王隆钊(2/2)

子,让其女儿在城区和农村演出。由此,他女儿在当时也成了恩施小有名气的“星”。20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文艺演唱材料,先后在国家、省、地、县各级报刊上发表10多个剧本、300多首民歌、120多篇曲艺段子,成为蜚声省内的文艺人才。他的作品不仅主题鲜明,地方特色浓厚,尤以群众语言丰富、形象生动见长。因他的段子好听,有意思,被人称为“隆钊文艺”。

    王隆钊一生视名利如粪土,只讲奉献,不求索取,除创作外,还全力培养文艺骨干和业余作者。“文革”运动让王隆钊蒙受了不白之冤,心力交瘁的他,因身患“三期六型”肺结核不治谢世。

    1灯戏:流行于恩施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俗称“唱灯儿”。

    2三才板: 流行于四川、贵州一带,常在茶馆、酒楼或农家小院里表演的一种曲艺形式,又称“金钱板”,由一人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边击边说边唱。流入恩施后又称为“三才板”,取天地人三才之意。

    3渔鼓:由四川“竹琴”传入恩施后形成的一种曲艺,俗称“兹乓乓”,一般由一人用渔鼓筒或简板自敲自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