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吕明宣(2/2)
施追肥、培土垒行、打顶抹叉等措施,用大头针制成“划筋刀”和“剥叶划筋”晾制法,以及按烟叶部位按品质定级的“六分法”等实用技术,在当时都属创新的先进技法。
白肋烟发展初期,黑茎病曾导致烟苗大面积死亡。攻克黑茎病是白肋烟种植中的一大难题。吕明宣先后采用了40多种方法,作了2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终于在1976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白肋烟纯合性杂交良种--“驯育1号”。试种证明,“驯育1号”的烟质、形状、产量、颜色、香味都远远超过美国品种。1978年5月,“驯育1号”获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奖,他出席了全省科技大会。
吕明宣所致力的新品种的引进与杂交也有收获。1973年夏,他与技术员朱定全在白肋烟科研基地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授粉杂交时,偶然发现了一株代号叫“1321”罕见的花性不全的白肋烟株。他向专家请教,方知这是烟草雄性不育系。他把30多个白肋烟品种的花粉,都授在不育系的烟株上。每一个品种授粉3朵花,挂上牌子。为了防止风刮,他在烟株旁搭起草棚住下,守护观察,终于从30多个品种里找到了保持系,从而为白肋烟的育种和杂交找到了新方法。又经过3年回交,终于培育出了雄性不育亲本(保持系)“建白80号”。从“驯育1号”到“建白80号”,不仅基本根除了黑茎病,而且品种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填补了烟草杂交育种空白,为国内首创。
吕明宣一心扑在白肋烟生产、科研上,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常在烟田熬更守夜。由他亲手绘制的各类烟株形状、病害虫防治、种植规程等方面的画稿多达数千份。1979年7月,他正在试验田里,突然头痛难忍,很快不省人事,入院治疗无效而辞世,终年52岁。
吕明宣情倾烟叶,心系科研,毕其有限精力,终获白肋烟研制、推广的巨大成就。1971年,建始白肋烟远销西德、法国,1986年建始被列为白肋烟出口首批基地县,当年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