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谢昌元(1/2)
谢昌元(1213一1292),字叔敬,号敬斋,资州资阳(今四川资中县)人,南宋淳祐四年(1244)以《易经》魁蜀省,登进士第,累官至秘书少监,曾任施州知州,筑柳州城。
谢昌元少时聪颖,曾拜著名词人刘光祖为师,应对敏捷,深得刘氏喜欢,题扇以嘉勉。又曾拜见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思想家魏了翁,被魏氏视为奇人。宋淳祐四年乡试四川第一,授任绍庆府教授。
宋理宗开庆初(1259),谢昌元知施州。其时,施州情势非常复杂,蒙军南下,施州及川黔已陷入元军的包围之中。为加强防御,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五月,朝廷“诏施州创筑土城及关隘六十余所。本州将士及中州戍卒,执役三年者各补转一官”(《州城志》)。这个土城即古宋城,在今六角亭象牙山(原名象耳山)、瑞狮岩,因山为之。当时的形势是:宝祐六年(1258),蒙军分三路大举伐宋,蒙哥大汗率主力三万(号称十万)进攻四川。到年底,“川西北诸州俱陷落”。次年初,蒙哥命宋降将杨大渊率兵突击合川,“俘男女万余以去”。二月,蒙哥率大军强攻钓鱼城,逾半年不下。四川境内战事十分吃紧。谢昌元恰在此时到任,根据当时的情势,决定移州城于椅子山(在距卫治东十五里的周家河村)。此山山体呈南北走向,南部是平地,北部是缓坡,东西两面较陡,有一段呈悬崖峭壁,南北长 4000米,东西宽 500米,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山顶有大小山峰20余座,其主峰海拔 10015米,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恩施县志》(同治版)载:“椅子山在城东十五里,宋开庆初,郡守谢昌元移州治于此,以据险要,亦名州基山,俗名旧州城,讹呼柳州城,土瓷器皿多出于此。”《宋史·理宗本纪》说谢昌元“自备百万缗,米麦千石,创筑城壁于倚子(椅子)口,合与推赏;诏进官一等”。民国恩施县知事郑永禧考证,谢昌元所筑州城当为一个军事堡垒,城有四门,均只一径可上。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椅子山施州城为元军李德辉部所破,其后不足一年时间,南宋亡,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椅子山施州城即被废弃。
谢昌元率施州军民修筑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