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其他类型>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 第244章:滤镜幻灭【1/2】(2/4)

第244章:滤镜幻灭【1/2】(2/4)

名就是“每天在现场出的刊物”而场刊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杂志最后一页的“场刊评分”。比如《时间规划局》的1.6分,就是由一个名为场刊评审团的小团体给出的。这个团体一共由八到十二家媒体的影评人组成。以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为例,《每日银幕》场刊的评审团队来自法国、意大利、泰国、德国、俄罗斯以及英美,大多来自《时代周刊》、《每日邮报》、《洛杉矶时报》、《视与听》、《正片》这种专业媒体。打分的方式则是从一叉到四星分为5个档次,最后算出一个平均分作为影片在场刊的最后得分。到目前为止,英国《每日银幕》只在全球的5个电影节做纸质刊物。即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和香江电影节。至于欧洲三大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却并没有拿下。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现场免费发送的一直是意大利本土电影杂志《ciak》做的场刊。之所以很少为国内影迷所知,主要因为这是一本纯意大利语杂志,外国记者和观众基本上看不懂,所以它的影响力远不及戛纳和柏林的场刊,也就没什么人报道它。但不管是《ciak》还是《每日银幕》的场刊,其实都和活动宣传册差不多。除了免费赠送这个特点外,三大电影节场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除了有电影节流程、上映影片的相关消息,以及影评之外,最多的还是各种广告和推广文章,这其中既有影展的广告也有商业片的广告。这些广告明码标价,给钱就上,几乎可以说毫无门槛可言。额,这个价格说出来或许会让国内的某些文艺女青年幻灭。但三大电影节场刊的报价确实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十来万就够了,注意是人民币!所以自从去过一趟戛纳电影节之后,江哲回国后再看见那种“国产大片《xxx》登上戛纳场刊”的宣传豪语,就莫名的想捂脸发笑。虽然《每日银幕》试图用各种方式提升场刊的逼格,但实际上戛纳柏林等电影节的场刊甚至连某些稍微权威的行业杂志都不如。最最关键一点是,所谓的场刊评分完全不能能反映奖项最终的归属趋势。注意,是完全不能!!!因为场刊评分只能代表影评人的个人口味,并不能代表影片好坏。或许在一些毫无争议的影片上,打分和获奖之间可以划上等号,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电影节评委对于奖项的归属是无法预测的。最重要的是电影节的官方评审团和场刊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