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忠诚的波特兰(2/7)
地说,“目标必须根深蒂固,否则人们就会在这个真正需要合作的系统中,开始像个独立的部件那样运作,这无疑会导致分裂。”
1993-1995年,迈阿密热火拥有着一致的目标,总冠军,我们同心协力,攀登到了最高峰。
然而,从1996年开始,我们的核心领导逐步崩塌,团队走向破裂,我们不再拥有明确的目标。
同一年桑尼-甘复出,在此之前他已经拿了7个总冠军,他一直令人感到惊讶,究竟是如何维持领导力的。
开拓者怎样一直保持对冠军和胜利的专注,这是我很多年来始终在研究的问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坚定不移的,是最为坚强,最难以撼动的核心。
他是最不容易改变的人。】
————1998年出版,帕特-莱利撰写《纽约时报》畅销书籍《The Winner Within》,节选。
时间眨眼到了7月,甘国阳度过了忍饥挨饿的一周。
他并非完全不吃东西,而是将食量控制在一个能较快速度燃脂的限度。
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一周多时间里,他减掉了十几将近二十磅的重量。
他的脸从之前的圆墩墩,有点双下巴,变得刀削一般陡峭。
眼睛从之前的略显温和,变得锋利含光(其实是饿急眼了)。
肩膀背部变薄,可以穿上之前定制的宽肩西服,不用再重新做一套。
肚子变小,不再显得臃肿,曾经强壮完美的身材形态回来了。
当甘国阳穿上全套行头站在镜子前,手里拿着篮球看着自己,他觉得自己回来了。
然而甘国阳自己心里清楚,他还没有完全回来,暂时回来的只是外形。
他的力量,弹跳,反应速度,赛场感觉,对胜利的渴望程度,还处在待启动状态。
长舒一口气,先把表面工作做好,搞定这个新闻发布会再说吧。
距离甘国阳复出新闻发布会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此刻他在玫瑰花园球馆的更衣室里坐着准备。
此刻,直升机在外面盘旋,转播车将门口堵满,大量记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