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2/10)
越多的球队开始将三分球当做常规武器。
少传球,少快攻,多打阵地战的思路传染到了每一个球队,NBA的场均得分每况愈下,防守彻底成为主旋律。
联盟在1994-1995赛季缩短了三分线,将三分线的最远距离从23英尺9英寸缩短到了22英尺,以此继续鼓励球员投三分。
这一缩短导致了94-95赛季联盟三分球的爆发,也间接导致了94-95赛季迈阿密热火的夺冠——他们是贯彻三分、防守、简单阵地进攻策略最为彻底的球队。
他们凭借奥拉朱旺超强的球权消化能力,加上内-外的简单体系,以及大量的三分,在东部扳倒了芝加哥公牛。
可以说,帕特-莱利一边痛恨着开拓者和阿甘,一边几乎什么东西都是从开拓者搬过来的。
管理层是,后勤是,解说是,球员是,战术策略也是。
到1995-1996赛季,公牛回过味来,乔丹也开始增加自己的三分出手数。
1996赛季,乔丹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历史生涯最佳的42%——已经和新秀阿甘一个水平了。
同时产量也是生涯最多,场均4次出手,成为了联盟最有效率的三分手之一。
在开拓者的第二王朝时期,他们又创造性的引入了普林斯顿体系。
开拓者将普林斯顿体系和之前的策略很好的揉合,把普林斯顿这套曾经的平民战术,与巨星策略结合在了一起。
常规赛他们用匀速模式就能轻松击溃对手,连续多年取得很好的成绩。
到了季后赛,体系和巨星一同发力,甚至死亡都无法阻止他们拿到总冠军。
现在,有些球队也开始引入类似普林斯顿的思路去调教球队,开拓者可以说处处都领先联盟一步。
执教这样一支球队,拉里-伯德自然是压力不小,也难怪1994赛季没有教练敢接手,只有PJ-卡列西莫这个愣头青来了,最后不尽如人意的离开。
伯德在思考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在10年中,对开拓者统治力起决定性作用的,究竟是他们的体系、策略,还是阿甘。
和巴克沃尔特交流的结果是,主要还是靠阿甘,没有阿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