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是时候需要一些改变了”(3/9)
。
而ET5的产能相较于毛豆3却是要灵活太多,ET5在欧洲范围之内已经对毛豆3造成一定威胁了,这是特斯拉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檀锦程选择在德国独立的建厂,就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只不过在机场没有记者会问这个问题,都是人精。
“檀总的意思最没考虑过ET5近期的盈利问题还是说一直都没有考虑过?”
现在的记者多多少少有些无语了,檀锦程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一款车型销量上去了自然也就盈利了。
这个时间线他也没办法确定,可能是一年,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盈利。
如果按美刀计价,在各自国内同样卖3.5万美刀的ET5与毛豆3,两者之间的BOM成本是有不小区别的。
毛豆3的BOM成本已经机构拆分计算过,基础版差不多在2.8万美刀至3.2万美刀之间,占总体本的80%至90%。
核心成本自然是三电与车身以及底盘,还有各种电子与智能化硬件,剩下的就是人工,运输以及研发等等分摊成本。
特斯拉的毛利率为18.9%,因此计算下来每辆车的制造成本约占售价的81%,而尉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毛利润则要更高一些。
电池供应的优势,自研电机,芯片慢慢的应用上,加上国内人工的优势,尉来在新能源汽车整体上的毛利率是可以达到20%的,部分车型甚至可以达到25%。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毛利率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就是尉来与BYD了,其次则是特斯拉,特斯拉能做到这点并不奇怪。
我们有我们的产业链优势,老美也有他们的科技优势,具体到ET5上面,目前毛利率计算下来实际跟毛豆3是差不多的。
原因无非是新车型的产线建造,研发等等投入非常之大,基于成本结构,ET5要卖到33万辆左右才能够实现盈利。
就目前而言肯定是做不到的,单款车型要想实现盈利怎么着都得两年以上,如果市场反应不佳的情况下,那这款车还是会造成很大亏损的可能。
在毛利率这一块儿,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新能源车企都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头部企业如BYD,尉来,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