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山河利用起来(2/3)
种子,恐怕不好弄,而且我们也不知道那样做能成活多少,万一种子钱都赚不回来。”有人提出担忧。周益民哭笑不得:“哪有不冒一点风险的?田里的小麦,都有可能绝收。”可不是吗?这种旱情,如果不是周益民搞出压水井来,周家庄的小麦要减产多少,他们都没有底。而有些地方,旱情比周家庄严重的,还真有可能绝收。“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搞药材,搞点蘑菇行吗?蘑菇价格是不高,但生长快,产量大。到时候,我直接采购回钢铁厂,对村子好,对我好,对钢铁厂也好。”周益民接着说。老支书他们面面相觑,忽然茅塞顿开一般。差点忘了周益民钢铁厂采购员的身份。种出来的东西,直接交给周益民,由钢铁厂收购,省去多少麻烦?“对对对!是这个理。这事,我们得好好琢磨一下。”老支书现在脑子转得飞快。“还用琢磨?直接带人去把河床翻一翻,我明天帮你们把种子带回来,早种早收获。村里有了钱,学校那点事,根本不算事。到时候,甚至可以在学校搞一个小食堂,去读书的孩子都能在学校免费吃饭,我不信他们不送孩子去上学。”大家听后,服了。他们可以预见,到时候估计还没到年龄的孩子,都被塞过去。一旦周家庄宣布,去上学的孩子能在学校免费吃,相当于学校帮他们养孩子。这谁不乐意呀?小兰佩服地看着眼前这位十六叔、主意是一环扣一环,完美解决学校的困境不说,还能给村里增加收入,甚至给他自己带去业绩,给钢铁厂提供物资。一举多得!最重要的是,不违反规定,即便传出去,别人挑不出毛病,只会也跟着效仿。哪个村子不想多挣点?“支书,我去喊人。”大队长坐不住了。老支书摆摆手:“那你去吧!不能耽误正常的生产任务。”说白了,那些都是“副业”,主业是现在耕地里的庄稼,不能主次不分。“明白!”大队长拍拍屁股走人,去把村里空闲的劳动力给找出来。“益民,还是你脑子灵活。”老支书感叹道。周益民:“所以说,要多读书,把教育重视起来。”这回,老支书没反驳了。道理他也懂,从古到今,读书都是有用的,想要出人头地,就得读书。周志高都被打了鸡血,心里想着怎么把周家庄的学校做大做强。现在村里的态度也很明确,就是大力支持学校的开办。“那我得去学校那边打扫、打扫才行。”周志高同样坐不住。周益民:“我也跟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