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你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2/3)
就是说,这种印章,一共有三套。但其实,这也只是明面上的而已。以和珅的性格,不得私下也弄一两套自己把玩。甚至其他官员,都有可能私下找材料雕琢一套玩玩。在古代,皇帝就是潮流的掀起者。一样东西皇帝先玩,下面的官员就会跟风,然后就是商贾等大户人家。周益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田黄石雕琢的。田黄石的价值,不必他多说,以前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到了后世,一克田黄甚至几万元,比黄金贵百倍。尤其是这种田黄雕琢的古董艺术品,往往能拍出天价。“还是值点钱的,文物商店就收,三五块钱一件。”周益民说道。他可没骗人,比如今年才成立的京城文物商店,收文物就是几块钱一件,具体看文物本身的价值,但很少会超过十元的。毕竟文物商店卖出去,也才十块八块。卖文物的商店都属于国营的性质,由专家把关筛选,把认为可以卖的文物放在文物商店出售,并以此进行外汇创收,进店的多为外国人。周益民知道,这还不是最便宜的时候。再过几年,起风后,文物会更加不值钱。那时候,这些一律被认定为封建残留,是要破坏,销毁的。据说,几年后魔都那边更过分。有家工艺品出口公司收了几十万件书画作品,为了将那些破烂卖掉,公司起初定价10块钱一件。但后来经理担心价格过高外国人不愿意收购,白白浪费了运输成本,于是索性将价格定为1块钱一件,随意挑选。消息传出后,不少外国藏家趋之若鹜,纷纷前来抢购,大包小包地“卷走”所谓的破烂品。这段特殊的岁月,我国文物遭到毁灭性打击。不是被砸、被烧,就是被贱卖出去。“真的?”大家眼睛一亮。这一箱子,印章可不少呀!别说五块钱一件,就是三块钱一个,也能卖几百块。对周家庄而言,可谓是一笔巨大收入。“行了,你们就别琢磨。这小玩意,人家文物商店能1块钱一个收,就很不错了。多了就不值钱,你们不懂呀?要我看,干脆给益民得了,就当是抵种子钱。益民,你看这样行不行?”老支书开口。正愁怎么回报周益民呢!他小小地跟村里人撒个谎。其实,也不完全是撒谎,上百个印章拿去文物商店卖,人家不压价才怪。大队长附和:“我看行。”在他们看来,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一箱子的印章。其他村民想了想,也觉得支书说得有道理,便没有反对的声音。再说,让益民挣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