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帮忙选址(3/5)
的稳定性,不能让厂房受到洪水的威胁。而且,这个村庄离得太近,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异味和噪音,会影响村民的生活。”大家听了,都觉得周益民考虑得十分周全,虽然村里肯定不会有意见,毕竟这可是关乎农业的大事。周益民和公社领导们几乎跑遍了公社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公社边缘靠近一条主要公路的地方,周益民眼前一亮。这里有一大片相对平坦的荒地,离公路很近,交通十分便利。既方便原材料运进来,也方便成品饲料运出去。而且,荒地的旁边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溪流,能够满足生产用水的需求。同时,这里距离各个村庄都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对村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忙碌了几个小时,终于看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便开口说道:“黄书记,我觉得这里就十分的合适,首先,交通便利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其次,旁边的溪流能提供稳定的水源。最重要的是,这里远离村庄,既能保证生产的独立性,又不会给村民带来困扰。”黄书记听到周益民的分析后,也觉得这个地方的确合适修建饲料厂。“大家,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意见?”虽然自己是公社里的一把手,并不代表说,整个公社就是自己的一言堂,还是要尊重大家的意见才行。众人也不是傻子,听黄书记的语气,对这个地方,还是挺满意的,估计也不想继续浪费时间下去。都纷纷点头,表示没有意见。黄书记看到这一幕,满意点了点头:“好,既然没有意见,那我们就回公社商量一下,建厂的事宜吧!”周益民看见任务已经完成,便想着离开,谁知道被黄主任给叫住:“益民,有没有兴趣,去旁听一下,顺便发表一下意见?”周益民听到这话,没有办法,只能点头答应下来。随即众人就回到公社去,径直来到会议室这里。大家都坐下来后,黄书记直接进入主题:“既然要修建饲料厂,但是我们的人手和人才方面都不够,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台下的众人,都是相看两无言的样子,就在这时候,方主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咱们要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从各个村庄选拔一些有文化、肯学习的年轻人,送到周边的工厂或者农业院校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回来之后,他们就能成为咱们饲料厂的骨干力量。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