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捞一捞风生水起(1/5)
看着面前的果碟,江连横渐渐收起笑意,目光也随之愈发冷峻。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杜镛的确有别于其他瘪三流氓。说是成大事者,未免有些抬举他了,但他绝对有成大事的野心。至于那只“梨”,到底是在暗指三金公司遭受的震荡,还是斧头帮在沪上的处境,亦或是杜镛对他自己、乃至于他们这一类人所怀揣的忧虑和危机,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哪种情况,杜镛的意思都很明显: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在积极求变。贩卖土货的地头蛇?这种定位,显然不是他的最终夙愿。正因如此,他才甘愿主动让步,以免打乱他向上攀爬的步伐、妨碍他跻身真正的权贵阶层。江连横并未迷惑于问题的表象。他拿起桌上的牙签,挑起一块梨肉,边吃边说:“杜先生是个生意人,当然应该明白,买卖买卖,有买才有卖;到底是好梨还是烂梨,从来都是买家说了算。买家需要,烂梨也是好梨;买家嫌弃,好梨也是烂梨。”闻听此言,杜镛眉尾一挑,不禁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位远道而来的异乡人。这是眼界的比拼。善恶好坏,正邪黑白,评判的标准不在你我之间,不在公序良俗,而在权贵阶层的需求。双方的想法似乎不谋而合。杜镛笑着点点头,语气谦逊地奉承道:“还是江先生看得通透啊,杜某受教了。”“这梨不错,挺甜!”江连横咂了咂嘴,品品滋味,旋即将梨子推给刘雁声,再抬头看向杜镛。“说到吃这件事,我可听说杜先生是个行家,平生要吃三碗面:情面、体面和场面,也不知到底是江湖传言,还是确有其事啊?”“惭愧惭愧!”杜镛连忙陪笑道,“不过是几句心得而已,江先生见笑了。”江连横却说:“杜先生好胃口啊,不像我,最多吃两碗面就饱了。”“呵呵,我听说北方人食量大。两碗面,江先生够吃吗?”“嗐,吃多了涨肚,走也走不了,跑也跑不动,不得动弹。”“那倒也是。”杜镛哑然失笑,“还请问,江先生吃的是哪两碗面呢?”江连横拄着桌面,抻脖回道:“表面和里面。”言毕,众人静默了片刻。江连横和杜镛四目相对,随即渐渐笑了起来,而其他旁人却神情严肃,静候杜镛表态。过了半晌儿,杜镛方才开口道:“吃面就是图个方便,省时省力——江先生,时间不等人呐,这世道不可能永远这么乱下去,大家与其斗来斗去,倒不如趁早登堂入室,保全家业为好啊!”尹抱坤听了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