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深谋远虑(1/5)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胡小妍的话,正对了江连横的心缝儿。夫妻俩虽然平日分歧不断,但临到啃节儿上时,却又总能达成一致。只不过,彼此间所思所想,难免略有些差异。报复青丘社,江连横挣的是面子,胡小妍挣的是里子。在她看来,这件事归根结底,甚至与青丘社并无关系。毕竟,江家现在如日中天,几十个高丽棒子,占了一条街,就算背后有小东洋照应,也根本谈不上是多大的威胁。但这是一种信号——胡小妍说:“我怕的不是青丘社,而是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影响。”“你怕其他人也跟着活心?”江连横问。胡小妍点了点头:“要是因为青丘社背后有小东洋撑腰,江家就忍气吞声的话,以后线上再有合字对咱们不满,就会有样学样,最后都跑到小东洋那边,到时候各家连旗,咱们就不好对付了。”江连横应声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但咱们也不是跟小东洋搭不上话,不管怎么说,工会还在咱们手里攥着呢!”一招鲜,吃遍天。这些年来,不是没有人尝试通过投靠洋鬼子,来跟江家叫板,但却全都被江家逐一化解,靠的就是江连横坐稳了奉天“总把头儿”的位置。东洋财阀需要江家出面帮忙,解决劳工纠纷,因此对待江家的所作所为,向来是百般照应,甚或大开方便之门。或许,也正因如此,武田信才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江连横是可以拉拢的潜在目标。如今的情况,无非是把过去的汉奸,换成了眼下的高丽棒子。江连横有恃无恐,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然而,胡小妍却忧心忡忡地说:“你不能只靠这一张牌,就想应对所有情况。这世上的事儿,一时一变,不是你攥住了工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最近几年,江连横的心性有所变化,听胡小妍这么说,竟没有立刻驳斥,反倒是点了点头,兀自沉吟起来。“是啊,这我也知道,但关键是就数这招最灵,我不用这张牌,还能用什么牌?”胡小妍没吭声,并非她答不出来,而是余下的选择,连她自己都无法认同。当年,许如清被小东洋折磨成那副惨状,至今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江家是不可能效忠鬼子的,因为国仇以外,还有家恨。但小东洋就在奉天,无论是谁,只要家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要跟鬼子打交道,江家也不例外,因此只能尽力周旋,阳奉阴违,虚与委蛇,其间的尺度,犹如行走钢索,步步惊心。沉默半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