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40章 老朱问丝绵经济,让日国改稻为桑【求追订】(2/5)

第240章 老朱问丝绵经济,让日国改稻为桑【求追订】(2/5)



    “金陵纺织厂的出现,不过是让其价格下跌加快了点而已。”

    “由此可以想见,若朝廷大肆扩建蒸汽纺织厂、丝织厂,必然会让国内棉纱、棉布、丝绸等纺织品价格继续下滑。”

    “而在蒸汽纺织迅速扩大到一定规模后,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料供给不足。”

    “以棉花而言,大明如今田地肯定还是以种植粮食为主,棉花种植只能排在后面。”

    “即便有新辟领土,却也增加了人口,还是得首先考虑满足新增人口的口粮。”

    “而生丝产量想要在短时间内增加则更加困难,毕竟桑树不是一年就能长成的,蚕农也需要时间培养。”

    “所以,微臣觉得,朝廷五年之内还需尽量控制蒸汽纺织规模扩大的速度。”

    “考虑到蒸汽机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保密,近几年最好只在京师、直隶范围内办蒸汽纺织厂,先不要让地方办,更不要开放给民间。”

    “如此,因蒸汽纺织规模迅速扩大,给大明国内纺织行业造成太大的冲击,使得棉丝纺织品价格下跌过快,棉花、生丝供给不足等问题,即便仍存在,也不会爆发得太过剧烈。”

    “当然,从长远考虑,朝廷现在就该进行相关规划。如哪些地方适合多种植棉花,哪里适合多种植一些桑树,培养蚕农,等等。”

    听了刘宽这番话,朱元璋、朱标、朱棣都沉思起来。

    稍顷,朱元璋问:“你觉得让高丽、日本多种棉花如何?”

    ‘老朱之前那些视频、电影没白看啊,居然直接就想到了让其他国家给大明种植棉花,硬是要得。’

    刘宽心里感慨了句,便道:“回陛下,不论是高丽,还是日本,其实都不算好的棉花产地,尤其是日本——所以,即便是在大明之外种植棉花,微臣也不推荐这两地。”

    老朱立马问:“那你倒是说说,大明之外哪些地方适合种植棉花?”

    “西域和印度。”刘宽吐出了两个地名,“西域这个地方在科技发展到较高层次前,都不太适合种粮,反倒适合种棉花——后世西域,以及更西部的中亚地区,便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至于印度,在后世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