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62章 试办工校,美洲消息!【求追订】(2/5)

第262章 试办工校,美洲消息!【求追订】(2/5)

,便开门见山地道:“马院副先说说直隶各府州的工校建立得如何了吧。”

    分管此事的院副马嘉文四十来岁,身材偏瘦,面带沧桑,给人一种精干的感觉。

    他原本也是工部官员,早已接受刘宽带来的一些改变,比如说开会带笔记本等。

    此时他便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道:“根据之前工匠管理处的会议,直隶各州府招收的头一批工学生将在一百至三百之间,人数不会太多。”

    “故各州府是先找现成的房舍来办工校——目前直隶十府四州的校舍都已选好,至少能容纳百名工学生入校学习。”

    “不过各州府选择的校舍好坏不一,有些条件太差的,乃至不足容纳当地工学生学习的,或许后面还需更换校舍。”

    刘宽点点头,道:“咱们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好不好的问题后面再解决。赵院副,你说说学校师生的招募情况。”

    另一位院副赵又选也四十多岁,却身材微胖,长着一张和气的圆脸,好像一位商贾。

    他也打开了面前的会议笔记本,对着准备好的资料说道:“咱们天工院虽没有工匠管理之权,却可征聘工匠,所以各科匠师目前基本已征聘完毕。”

    “不过文学、数学两科的教师却不怎么好招——地方读书人对教授工匠颇有微词,愿意应聘者寥寥。”

    刘宽皱眉道,“工校文学只需教授学生识字及忠君爱国之道即可,无需教授儒学经典,对教师要求并不高。实在不行,便放低标准,不可能招不到。”

    如今已是洪武十八年,老朱办官学十六七年,直隶范围内读书识字之人可不少。

    “至于数学教师,实在不行,就向地方官学借用——老师借不到,借学生也可。”

    刘宽就不信了,老一辈的读书人鄙视工匠,那些学生也如此。

    他办《自然科学》期刊也有三年了,可不只是宣传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也宣传了科技、工业、匠人的重要性。

    如今《自然科学》销量这么大,肯定有一批年轻人被期刊中“重视科学、重视工业”的观点影响。

    赵又选点点头道:“下官明白了。”

    说完将重点记在了笔记本上。

    “工学生招募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