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387章 八大军校,晋藩出海【求追订】(3/5)

第387章 八大军校,晋藩出海【求追订】(3/5)

权法有着颇深关系。”

    “那专利法你迟迟没搞出来也就罢了,这出版法你可要帮着大理寺、刑部等部门,尽快弄出来——若后面有什么不妥的,可以再改,没必要等万事俱备才去做。”

    朱元璋跟刘宽接触久了,真就觉得刘宽做事有些书生气——很多时候都喜欢准备万全再去做事。

    在他看来,有些极其重大之事,确实得准备万全再做;但有些事,完全可以边做边修正。

    刘宽太怕犯错误,缺少魄力。

    刘宽也知道自己的缺点,闻言无奈一笑,应道:“是,微臣尽力而为。”

    ···

    ···

    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月初八这日,大明朝廷各部院衙司纷纷开衙,大明这个庞大帝国,在春节期间短暂打个盹后,便又精神抖擞地运转起来。

    一份份圣旨、诏书、文书通过水陆驿站传往十七行省、十大都司。

    一封封电报,亦从京师电报司传往去年于各行省省治、都司治所。

    在朝野一片繁忙中,晋王朱棢亦带着在广州准备了一年的就藩队伍,出海西去。

    朱棢虽然准备时间不如朱棣那么久,但也凑齐了五千户移民,外加三千护卫军的家属,藩国同样有八千户大明百姓打底。

    不同于燕藩前年独自前往印度,晋藩此番还有一支南海水师分舰队以及朝廷组建的西海卫精锐卫所军。

    晋藩船队中的战舰比燕藩要少,仅四艘:一艘三千多料的铁甲舰,以及三艘两千料左右的普通风帆战舰。

    因此,朱棢为了运送移民和物资,租用了上百艘大小海船。

    再加上南海水师分舰队的十艘战船——五千八百料的铁甲蒸汽风帆混合动力主战舰一艘,三千料的铁甲风帆战舰九艘。

    此外,又有为西海卫运输军属、物资的几十艘军用大海船。

    所以,在不了解实情的人看来,此番朱棢出海就藩的船队规模可比当初朱棣的大多了。

    再加上如今民间对海外之事更加的关注,朱棢出海这日,广州码头附近竟聚集了许多百姓围观。

    朱棢站在他的座舰“晋阳号”上,用千里镜又看了眼码头的景物,便将之收了起来,豪气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