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殿议朝事(2/3)
缓步来到了殿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平身吧。”元庆帝长喘着气,在冕旒的遮盖下,百官并看不清他面如枯木的脸色。久久平息了阵,元庆帝才再开口,“今日宣诸位爱卿入殿,唯有康王边关之事,须要议论。朕,身体抱恙,其余闲杂事等,皆拟折子先送入中书省吧。”在元庆帝的示意下,身侧太监开始宣读边关发回的战报。“儿臣幸不辱命,于北疆之域,奋威扬武,北击蛮人,一战而捷,斩敌首级五百余,俘获战马百余匹。北蛮首领退兵数十里,旌旗倒挂,溃不成军。儿臣一路追击,连胜几仗未计。”“今以捷报告父皇,请求父皇增发粮草,兵丁,助儿臣深入北蛮腹地,彻底击溃北蛮,一举荡平北患。望父皇保重龙体,万福金安。”宣读完毕,殿上一片哗然,百官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元庆帝重重咳了一声,方止住了非议声。“诸位,既然北蛮不敌康王,是不是就此出兵漠北?一举解决我大昌百十年来,北方最大的祸患,还给边关百姓安详稳定。”兵部尚书郭俭,当先一个迈出文官队列,拱手向上道:“康王一震北疆,向蛮人昭示了我大昌的武威,实乃百姓之福,社稷之福。多一位此等文治武功的皇子解忧,亦是陛下之福。”奉承之言,元庆帝很是受用,微微颔首。“且说是否发兵一事,臣以为,该就此机会荡平蛮人。昔有卫霍远征漠北,封狼居胥,使边关安定数十年。今我朝在边关陈兵十万之众,良将无数,如今更是旗开得胜,正是借此机会一举解决边关祸患的好时机。”“臣附议……”郭俭开头之后,便有不少主战的官员站在他身后,表示支持。元庆帝再环顾众臣道:“可有人有异议?”始终未曾作声的秦王,攥紧了握着佩剑的手,半跪于地,言辞恳切,“儿臣有异议。”这一声,吸引了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元庆帝。元庆帝不动声色,淡淡道:“缘何?”秦王拱手向上道:“儿臣有三条理由:其一,北蛮并非不知兵,儿臣曾在边塞与北蛮交手大大小小上百次,从未有一战而溃不成军之事。若不是战报中夸大其词,儿臣以为更像是蛮人的诱敌之策。”“其二,北蛮如同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即便皇兄能够在茫茫草原上寻到敌军群聚之地,可敌军亦可出逃。与我朝耕织为本不同,蛮人以放牧为生,遇之可战,困之可走,何谈彻底解除祸患?”“其三,便是方才郭尚书所言。”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