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胎息,禅语(1/5)
正如胎息之法;
胎息,说的是一种心性与命所达到无念无为之表现。
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就是说不用口和鼻子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即是胎息。
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
(云笈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一,是名胎息。
很多人都练错了,故意意念诱导自己去腹式呼吸。
因为真正的胎息,是无念无为,自然放松达成的。
是自然而然的腹式呼吸,根本就不是硬练出来的。
普通人只要放松自己,就可自然达成,这个自然达成,才是真正的修炼方式,并不是刻意去修炼的。
正如人睡觉之时,或者躺下之后,自然会以腹式呼吸代替胸肺呼吸。
倘若坐起,或是站立时,依然能持续的放松着自己的身心,那么必然会持续的胎息。
因为为师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也不是为师刻意要去练的,只是心灵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身体开始放松,自然达成的。
胎息是一种心性与命所达到无念无为之表现。
胎,指根源,始也;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
息:安住,止也;神气归根而止念,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心性住而不动,为之胎息也。
真正的胎息,是心住息而返归本源意喻为胎,是心不动念,无来无去,心定神凝之境。
心不动则气微、动而无感知,故继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非气停出入,心息尽定。
迷者不识正理,心田未静,心妄动何达胎息境界。不识先后者,幻化无边虚境,空持假象,差之千万里。
经文隐喻,照本宣科则入迷盲。 凡种生物,莫离气生,命不离于气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运动者,莫非神气之灵觉知觉也;神住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