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笔文学> 其他类型> 十国联军要灭夏祖龙百万大军降临> 第162章 杨广:朕没错,朕无悔!(3/5)

第162章 杨广:朕没错,朕无悔!(3/5)

   第二年正月,杨广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失败!



    公元614年四月,杨广第三次发动战争,隋军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继,高句丽国王遣使将公元613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斛斯政送还,杨广准备班师还朝。



    杨广三征高句丽,致使隋朝国力衰退,民怨沸腾,高句丽没有灭亡,隋朝却已经天下大乱。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北方边境,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城,差一点就被杀死。



    雁门之围的第二年正月,杨广在洛阳举行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全国就有20多个郡县没有入朝觐见,全都被盗贼占据。



    到了八月,在宠臣宇文述的怂恿下,杨广不顾群臣反对,南下巡游江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这时候,中原盗贼四起,李密的瓦岗军进逼东都,洛阳危在旦夕,杨广知道,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这一天,杨广半夜摆下酒宴,抬头仰望星空,以观天象,并且会用吴地的方言对萧太后说:



    “外面有不少人算计侬,不过侬不会成为陈叔宝,卿也不会成为沈皇后,我们姑且只管饮酒享乐吧!”



    说完,杨广举杯喝酒,直到烂醉方休。



    第二天杨广拿起镜子看了半天,回头对萧皇后说:“我这大好头颅啊,该由谁来斩下它呢?”



    萧皇后惊异地看着杨广,问他为什么这么说,杨广笑着,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贵贱苦乐,循环更替,又有什么好伤感的呢?在朕借国运的那一天,便已经想到了这一天,朕已经努力过了,只可惜,人终究不能胜天!”



    很快,武贲郎将司马德戡联合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二人准备发动兵变。江都宫内的杨广却全然不知。



    杨广身边的中下级官员,以及贴身的侍从都是这次兵变的同谋。



    包括,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城门郎将唐奉义、宫门守卫杨士览、负责掌管玺印符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