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余切正在肢解我(4/5)
它最容易拍,而是因为原著作者余切的坚持。于是,一整个制片厂的都拿他没办法,谢晋苦劝之后也没办法,只能按照他的想法来。剧组正在招揽演员,因为原著基本上发生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于是这部电影的立项,从一开始就被官方关注,预计当年度拍摄,当年度上映,配合慈善活动,在全国进行半公益性质的放映,这让可以供导演发挥的余地更加有限。谢晋只能和余切抱怨:“我准备三个月拍完这一部电影,然后,我希望你能允许我选一部你的来拍摄,这才是我真正想拍摄的。”谢晋想起当时为了拍《出路》,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请到了和余切有过联系的所有朋友,最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连大美女宫雪也被一顿斥责了。余切笑道:“我只是个写的,我什么也不能决定。恐怕要问出版社,问发行刊物,怎么会来问我?”谢晋啧啧称奇:“今天的《十月》,难道不是你来做主吗?总编苏玉是你的老乡,副总编张守任是你的个人编辑,‘新现实’是《十月》期刊的最大招牌。你就是这个杂志的灵魂人物。在寄给读者的来信中,一半以上都是冲你的名头。”谢晋还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新加入来的作家,也几乎是看到余切的发展,才投稿到《十月》的。管谟业似乎也得有这样一次“接触和折服”的过程。他这个人性格倔强,成名的也早,如果没有人压制他,他永远不可能改的。他和余桦那种圆滑机灵的不一样,余桦让他改文就改文,只要有一口饭吃,管谟业却要求过出版社不允许改一个字。他要么被外力压服,要么下一次更加的反弹。余切选择了前者。于是,在管谟业以为自己稍微有了喘息之后,余切更加变本加厉的要求他。管谟业可以谈论他愿意创作的任何文学,但只要他出现错误,余切就会毫不留情的指出来。而管谟业感到自己的文学偶像开始扼住他的喉咙。“先锋文学?管谟业,你根本不知道这个文学。”“你又在聊废土?这是一个在中国大陆不可能有受众的文学,是我在国外冲奖用的,你不会以为我拿来献给国内读者的吧?在我们这个十亿人中,有九亿农民,还有一亿工人的社会中。”“你现在连魔幻现实主义也不能搞明白了吗?我以为这是你的立身之本。”重压之下,管谟业只能选择倾泻在创作中,他心中隐隐有一种想法:要是我能写出一篇了不得的,而余切当时写的却不如我,是不是他就